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회사 전체 - 有源RFID的RFID常识
有源RFID的RFID常识

有源电子标签按照工作频率可以分为433MHz、900MHz、2.45GHz。

按照通讯方式可以分为单向标签、双向标签。

按照封装方式可以分为卡式标签、腕式标签、封条标签、钥匙式标签等 有源阅读器一般按照接口的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串口型、网口型、CAN总线型等。

按照有源阅读器的形式可以分为固定式阅读器、手持式阅读器、天线阅读器一体机。

还可以按照阅读器的功能进行划分。 1)工作频段

2)读写器读取距离

3)防碰撞性能(读写器同时读取标签数量)

4)读写器灵敏度

5)标签存储器容量

6)标签电池寿命、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

7)标签尺寸、形状、防护(防水、防尘、防腐、防爆性)等级

8)抗干扰能力(同频信号干扰下是否正常工作)

9)稳定性(标签漏读率)

10)安全性(加密方式)

11)扩展性(是否支持RSSI、TDOA等算法定位、传感器结合)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一般来说有源RFID的通讯方式分为两种类型:

1)单工:信息在两点之间只能单方向发送的工作方式,一般对应单向标签;

2) 半双工:信息在两点之间能够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发送,但不能同时发送的工作方式。一般对应双向标签或是双频标签。 1) 标签发射功率;

2) 标签与阅读器两端的天线匹配;

3) 阅读器接收灵敏度;

4) 工作环境; 1) 提升标签发射功率;

2) 选用高增益,接收效果好的阅读器天线;

3) 选择良好的使用环境;

4) 提升阅读器接收灵敏度 1) 增加电池容量;

2) 延长标签发射时间间隔;

3) 降低标签发射功率;

主要的解决方法还是以配备性能优良、尺寸小的大容量电池为主。 1)电池低压时,标签信息的标签低电压报警位置,上位机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发出警告;

2)电池低压时,标签上的电池低压灯闪烁,发出报警信息; 1)合理控制标签与阅读器的使用比例;

2)降低标签发射时间间隔;

3)良好的防碰撞算法; 传感器型标签是指利用RFID实现识别、采集的标签,在标签外端外置多个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后通过RFID通讯传输数据至上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