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达达上市”的消息就告一段落。6月5日晚,达达集团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发行价16美元。截至昨日收盘,达达股价仍为16.04美元,与发行价几乎持平。
算起来,达达集团可以说是唯一一家从物流向商流转型的即用型企业。随着达达6年发展历史的复盘,“即时零售第一股”上市背后有哪些故事?
01
外卖,输了就外卖。
2014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快齐家迎来了他的第三次创业。在此之前,他曾在麦肯锡和硅谷工作,也是E-Media和安居客的创始团队成员和高管。
当时国内O2O电商热火朝天。在蒯佳轩看来,O2O可以拆分为到店和到家。店铺的核心是支付,属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天下;宅急送的核心是物流,其特点是即时性。如果配送由商家自己解决,成本确实很高。
于是,在红杉资本的支持下,快齐家创办了“达达”,以众包的形式分销O2O电商,在投资人红杉的牵线搭桥下,达达获得了与饿了么接触的机会。
由于众包模式可以广泛吸纳社会闲散人群,达达的外卖服务很快得到了饿了么和美外卖的认可。依靠高频的外卖场景,达达一年内日订单量突破60万,兼职配送员超过10万,并在2015年6月1周年庆典上宣布获得C轮1亿元融资。
需要提到的是,在Dada的C轮融资中,不仅有一直支持他的红杉,还有国际大鳄DST。有人曾经总结过DST的本土打法:只投资市场领导者,或者有潜力成为领导者的公司;一般争取公司上市前1-2年投资,上市后长期持股。
DST在中国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是JD.COM的C轮投资。刘在《我的创业史》告诉自己。2011年,DST创始人尤里找到他,开门见山。“我一个人最多可以投资15亿美元。”而且他还声称自己投资的公司5年内不能上市,越晚市还要投资,这让刘一度以为自己遇到了骗子。
因此,DST家族在JD.COM的C轮融资中贡献了5亿美元,超过了10亿美元。在JD.COM上市之前,DST是最大的股东。
DST看中了,坚持了两轮,也说明了Dada在当时本地生活市场的一定实力。
2015年,随着外卖越来越火,市场上关于外卖O2O“轻模式”和“重模式”的争论从未停止。一种声音认为,自建发行需要极高的成本。外卖O2O领域,大平台要烧钱补贴规模,配送交给专业人士;另一种声音认为,物流是底层服务,O2O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送货的基础上。物流的成本直接决定了到家服务的竞争力。
达达显然属于后者。一方面,达达拥有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发行团队;另一方面,用户和商家根本没有忠诚度。基本上就是谁有补贴用。另外,外卖平台的搭建并不难。于是,2015年10月,达达推出外卖平台“送趣”,企图从饿了么美团分一杯羹。
趣味一出,瞬间激起千层浪。几大外卖平台几乎同时采取了各种封杀措施。很多商家都收到了禁令:如果上线“送好玩”,会被饿了么、美团、口碑、百度等集体下线。
虽然损失了前端流量,但在几十万经销商和高额补贴的帮助下,派趣也完成了早期用户的积累,上线6周后,日订单突破100万大关。
从侧面看,达达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完成流量闭环的企业。快齐家在接受36Kr采访时说,“达达的乐趣主要是帮助物流做得更好。线上发好玩之后,物流量涨的很快,物流量涨的更快,会增加订单和经销商的密度,同时成本会快速下降。这很重要
蒯的想法也得到了资本的认可。2015年12月,DST和红杉在Paifun上线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又给Dada填了3亿美元的弹药,距离Dada上一次融资不到半年。在商业物流的双重加持下,Dada的估值也突破了10亿美元,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对Dada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是2016年初,一切都变了。由于外卖平台的烧钱速度被严重低估,不到三个月就很难维持当初“外卖挑战者”的姿态。城市撤站,服务下降,疯狂补贴后无壁垒。达达也在重新考虑发送乐趣的业务。
与此同时,美团饿了么的自建分发完成,快享受的“大闭环”遭遇严重击穿。四面楚歌的达达出现了秩序危机,但JD.COM的到来给战局带来了新的变化。
02
JD。COM的支持
2016年4月,达达和JD.COM在家合并,达达升级为“新达达”。合并后,JD.COM集团以2亿美元现金收购了新公司47%的股份,成为单一最大股东。新公司包括两大业务:即时配送和超市到货。原达达CEO快出任新达达CEO,原掌门人出任新达达总裁。
据了解,与达达合并后,京东的物流成本。COM在国内的到货量减少了一半。
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快齐家说,“JD。COM家的订单由新达达配送。由于规模提升和算法优化,新达达在一二线城市的每单成本已经从两年前的15元降到了现在最低的3元。”
对于达达来说,合并将给京东带来资源支持。COM的业务。在JD.COM无界零售的加持下,新达达再次获得巨额融资。2016年10月,沃尔玛对新达达进行了5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并表示实体店将独家接入JD.COM,达达将负责所有订单的配送。
早在8月15日,JD.COM就以43.1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永辉超市。通过此次交易,JD.COM将持有永辉超市10%的股份,永辉超市也正式落户JD.COM。
2019年12月,新达达更名为达达集团,旗下配送平台“达达快递”
”也升级为“达达”,据介绍,更名升级后的将实施“零售 配送”双核驱动战略。
至此,达达也完成了从一家配送平台向一家O2O零售平台的转变,可以说,蒯佳祺的闭环理念,在达达集团身上走通了。
2020年6月5日,达达集团上海迎来“云敲钟”,据了解,此次上市募集金额约在3.03亿美元,京东和沃尔玛将作为基石投资者分别以IPO价格认购达达集团价值6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的ADS。
作为达达集团最重要的两大股东和合作伙伴,IPO后京东和沃尔玛将分别持有达达45.3%和9.5%的股份。
03
“即时零售第一股”接下来怎么做?
目前来看,外界对达达的不看好主要在于两点:竞争对手众多和难以盈利。
纵观即时配送发展这10年,无论是从外卖时期就跟随或者行业火热再加入的玩家们,或多或少都有打造自身的护城河:美团配送可以依托外卖的订单保障骑手的留存;蜂鸟即配则有阿里诸多事业群的联动;和达达同时间起家的UU跑腿和闪送在To C端不断建立用户壁垒。
从发展上看,达达集团近三年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处于企业上升期,但净利润却仍处于亏损中,2017/2018/2019年,达达集团的净收入分别为12.18亿元、19.22亿元和31亿元,同比净亏损分别为14.49亿元、18.78亿元、16.70亿元。
根据燃财经统计,2018年至2019年,达达的活跃消费者从470万增加到2440万,但2017年-2019年间,为了争取到这部分用户,达达向京东到家投入的激励费用分别为3.621亿元、7.825亿元、9.377亿元。
此外,根据招股书显示,达达集团的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与京东集团以及沃尔玛集团两家主要客户。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京东带来的收入在达达集团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是49.1%、50.5%和 37.8%。沃尔玛带来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6%、13%和14.9%。
净利润亏损,用户获取昂贵,收入依赖大客户,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之下,达达集团的突破口在哪里?
这在提前发布的招股书和内部信中或许可以窥探一二。
在存量上,达达表示此次通过IPO募集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技术和研发、实施营销计划和扩大用户群等。其中,约40%用于营销活动,扩大基础用户群;约35%用于技术研发投资,用户和推广还是重中之重。
在增量上,蒯佳祺就在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表示,中国电商已经发展到即时零售阶段,80%的零售依然发生在线下,即时零售,以及零售的本地电商化将是最大的历史机遇。
避开即配市场红海竞争,将市场放在数字化改造上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在即时配送行业仍是外卖为主导的大背景下,此举效果如何,我们还是要等待市场来检验。
相关问答:相关问答:为什么现在很少看到达达送外卖了?达达可以说是比较老牌的配送平台了,曾几何时大街上多数骑手都是属于达达平台的,但是在2017年左右达达骑士数量以看得见的速度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美团与饿了么骑手大大增加,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这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
1、达达单价降的太多
最初达达单价是可以的,但是随着骑手的不断增多,达达的单价是一降再降,像杭州这种仅次于北上广的大城市在2017年左右竟然出现了三块乃至两块九的外卖单,这样低的单价极大的打击了骑手的跑单热情,很快就造成了骑手的大量流失。
2、外卖平台的单不给达达了
在各大外卖平台草创初期,这些外卖平台自建的配送系统还不是很完善,且各大平台正忙着烧钱补贴商家和客户,他们暂时不想拿更多的钱投入到配送系统中,于是就不限制商家将订单发给达达,可以说当时各大平台的单子几乎多半都是达达在送,但是后来达达做了一件事让外卖平台很恼火,什么事呢?达达竟然做出了自己的外卖平台派乐趣。
这下子达达与其他外卖平台的合作性质一下子就改变了,其他外卖平台见状开始各自发力自己的众包系统,并对达达采取敌对态度,于是达达的单子开始大幅减少,不久后百度外卖也黄了,这下单子就更少了,单子少那么骑手自然也得减少。
正是因为达达一方面单价低,一方面接不到外卖单,那么骑手大量流失是必然的,不过好在京东接盘的及时,在京东的加持下达达开始专心做跑腿业务,虽然有顺丰、uu、闪送的竞争,但它在跑腿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不成问题的,现在它上市了,市值还挺高,可见京东这次收购还是挺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