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份综合类城市生活报。社址位于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西安。1995年元月创刊,1997年7月改版。由于新的办报思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报纸发行量由改版前的不足2万份迅速增加到现在的50余万份,报纸由周报改为日报,版面也由对开八版扩增为日报二十四版,2000年10月经批准为对开40版,2003年扩增为对开60版。报社广告收入2000年达到了1.8亿元,2001年达到2.2亿元,经营总收入突破3亿,2002年广告收入3.03亿元,经营总收入达到4亿元,2003广告收入交将突破4亿元,经营总收入将超过5亿元。
《华商报》立足西安、覆盖陕西、辐射西北部分地区,坚持全心全意为广大市民服务的办报宗旨,突出市民化、都市化、生活化、通俗化的风格。目前,《华商报》已成功实现了对省会西安及陕西省中等城市的规模覆盖,成为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发行量、阅读率、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其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速度被业内人士称为“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华商报》是在市场经济中诞生的,是在竞争中发展壮大的。华商报人热爱竞争,渴望更高层次、更大区域的竞争,并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1999年初与吉林省文化厅在长春市合办的《新文化报》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发行量已达30余万份,位居吉林省报纸发行量、广告收入前茅;2000年初《华商报》又与辽宁省侨联在沈阳市合办《华商晨报》,使该报发行量在出版三个月后达到了40余万份,成为辽宁省报业的一匹黑马;投资上亿元的华商数码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02年3月正式投产。
目前,报社有编辑记者及经营管理人员470余人,发行队伍近3000人。2003年报社***荣获国家、省市及专业新闻奖项60余项。华商报人亲眼见证了“伊拉克战争”、“神舟五号上天”等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率先揭露了“天龙煤矿爆炸案”、“山西繁峙金矿爆炸案”,担负起“惩恶扬善“的社会责任。2003年第四届记者节前夕,本报记者江雪因其采访事迹突出从全国40万记者中脱颖而出,当选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随着中国加入WTO,报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华商人将以务实、进取的精神,为读者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为铸造可持续发展报业品牌不断创新,再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