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毛主席曾经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而半世纪过去了,农村金融市场似乎印证了这句话,开始逐渐升温。农村金融,将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2017年接连迎来了农业分期公司融资成功的消息。
1月4日,南京农分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分期”)获得亿元B轮融资,仅仅过了不到半个月,1月17号,什马金融宣布半年内第二次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资本市场的热情,显示出了对农业金融的乐观态度。
事实上,早在消费金融市场一片火热之前,农村金融早已不是新鲜事。
农村金融最开始的起步阶段应该是50年代兴起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每家县联社都相当于一家独立的银行(企业),实际所有人是省政府。而提供饲料、种子、渔药、农化的三农服务商,如村村乐、大北农、新希望凭借自己的产业积累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农村金融产品。除此之外,电商平台和P2P也纷纷试水农村金融。
那么,农村+消费金融的模式,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农业消费金融挑战
首先,农村消费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源于农村地缘和人口特点。
农村地广人稀,青壮年成为城市打工人口的主要来源,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孺;智能手机不普及。这也意味着,在农村开展办理分期,更多是推广和普及。前端分期销售需要跋涉更长距离办理业务,营销推广都是“硬骨头”。
另一个方面,和流动性强的城市不同,农村是熟人社会,虽然普遍没有银行的 征信 记录报告,但是会很注重自己在当地的信用。
第三个挑战,农村生活中,真正需要赊购并且重复性购买的大件物资和场景的刚需是什么?农业生活需要农机、农资和土地流转。随之而来的信贷需求就出现了:购买种子饲料等农资,购买农机,而电动车,摩托车成了价格适中且运货方便的理想交通工具。
农业消费金融新模式-以农分期,什马金融为例。
获得农金创业企业最大笔融资的“农分期”,切入的就是农机信贷的刚需。
农分期创始人周建向搜狐科技介绍,目前农分期主要的三块业务——农机、农资和土地租金的分期服务。其中农机产品涵盖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产品来自于线下合作经销商。农资产品包括种子、农药和化肥。主要客群为种植大户、农机合作社等经营性农户,用户平均借款额度约为8万元。
风控方面,据农分期官网信息,农分期拥有近400人的线下业务团队,完成征信办理业务。目前,农分期的网点已遍布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等粮食种植大省,设立县级办事处100多个,业务辐射逾万村镇,已经服务了超过2万户农户。
无独有偶,刚刚获得B+轮近亿元融资的什马金融,解决的是用户出行的场景。目前什马金融两大核心产品为什马分期和信用贷,前者为农民提供购买交通工具的6个月或12个月的免息和低息分期服务,后者为交通工具经销商提供1、3、6期的免息或低息专项进货周转金 贷款 服务。
虽然没有信用记录,但农民并非信用不良的人群。
根据36kr的报道,什马金融CEO宁锐说过,大量的来自乡镇网点业务数据显示:农村用户对金融服务的逾期率非常低,因为在他们的家乡生活圈小,乡里乡邻都彼此熟识, 借钱 不还这件事在思想传统的他们看来是十分丢人的。
另一方面,什马金融也采用的“合伙人模式”渗透庞大的农村人口。
什马金融先寻找全国范围内的事业合伙人,接下来找电动车、摩托车代理商作为金融合作人。金融合伙人下面管辖县级代理,由县级代理再管理乡镇店老板。而什马金融采取“逾期24小时反馈,贷后风险***摊”的方式,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控制逾期率。
未来?
相对于教育分期,医美分期等场景,农村消费金融是极少数还没有BAT巨头踏足的领域,还应该属于一片蓝海。
但是,已经有玩家在摩拳擦掌,想在农村广阔天地有一番作为。
小牛分期 “触发?聚益”项目2016年4月启动,宣布进入农村金融领域。而海尔消费金融也开展了“海尔0元购实惠朝我看”活动,在海尔的千余乡镇家电卖场开展分期活动。
农村+消费金融,广阔天地,未来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