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压倒了王自如,但世界涛声依旧
王自如,从最早优酷上的techmessager,刷信用卡买手机做手机测评视频,到现在创业公司zealer的CEO。罗永浩,从最早的英语老师到现在锤子科技的CEO。两个人在优酷上大战三个小时,基本可以确定罗永浩压倒了王自如。
但这个结论只是从场面效果中得出的。在这场辩论开始之前,或者说在我们看这个视频之前,我们期待从中看到什么?Zealer作为一家手机评测机构,在评测锤子科技出品的Smartisan 1的时候究竟有没有“做手脚”,评测本身是否客观,以及锤子手机是情怀还是卷饼,这些基本问题的答案是我们想知道的。但看完视频,我并不觉得这些问题得到了解答。
除了再次证明了老罗强大的辩论技巧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和王自如在录制中的魅力远大于现场这些已经被证明了很多次的结论之外,三小时的优酷论战之后,世界涛声依旧。锤子T1手机在人们心中的评价并未翻盘,拥趸依然觉得这是一款值得付出3000大洋的情怀大作,批评者依然认为这是一款噱头大过实际的情怀卷饼。其实对zealer也是一样,粉丝会觉得罗永浩像流氓一样欺负王自如,zealer虽败犹荣;对其一贯看不惯的会觉得,收了黑钱,“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也就是说,看这个视频并在网络中做出了评价的人在看视频前就已经有了立场,而且其立场并未因这次辩论而改变。觉得锤子烂的人依然觉得锤子烂,觉得zealer黑的人依然觉得zealer黑。最多不过,优酷提供了一个平台,给两种立场的网友,一个抱团打架的地方。
其实王自如和罗永浩讨论的那些易碎程度、海绵隔热、拍照角度差异、屏幕差异和排线被击穿等问题是这些弹幕背后的粉丝们并不关心的。除了最后关于“接受了4家手机厂商投资是不是有损客观”和“收了钱的评测咨询报告上为什么不提这些缺陷”这些有关立场和站队的话题之外,在3个多小时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两方阵营的弹幕并不和这次讨论的具体问题相关。
即使是在知乎这样平均素质稍高的网络社区,大家的评论更多也是世界观的对抗,是语气平和的站队。只有极少数的网友、各大门户网站和评论网站上的我的文章是在讨论锤子手机本身,是在讨论二者的利益博弈,是在讨论这次事件带来的影响。
也就是说,两个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坐在一起,互掐了三个多小时,竟然只有极少的人,在关心利益二字。
下图是一个对四大社区评论内容的简单统计。分别是优酷、知乎、网易和百度贴吧里网友意见的一个分布:
可见,只有极少数网友的关注点在双方的利益得失上。而我们关注的对象不是两个学者互相对峙,而是两个企业的对峙。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网友在评论时并不选择先跳出来看两个企业希望达到的目的,而是从自我世界观出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无论是王自如一方的支持者还是罗永浩一方的拥趸,都并不需要这样的一场辩论来验证自己的立场,这场论战,最多只是在自己这个立场的群体中更加坚定。
更有趣的是,如前文所述,理论上这场论战希望阐明的事实:比如什么是正确的、专业评测一款智能手机的技巧和方式;比如接受手机厂商的战略投资与独立评测的边界在哪里,利益相关如何澄清;再比如怎么评价一款智能手机在设计与工艺上的平衡等等,这些问题台上的辩论这忽略,台下的观众也不关心。由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些声称“从此之后再也不相信Zealer了”的人很多其实从前也没怎么看过Zealer;那些“本来觉得锤子还挺好的,看来今后不会买了”的人其实原本也没动过买锤子手机的念头。同样,那些因为“有情怀”、“有理想”而崇拜老罗的人仍坚信这是一次理想主义者自证清白的磊落壮举;而那些痛斥老罗“没风度”、一路呐喊“自如加油”的人可能真的是觉得这个长得像刘翔、玩过那么多手机还(在录播状态下)口才那么好的邻家大男孩还挺可爱的。
那么这场论战实际带来的影响又是如何的呢?下图是王自如和罗永浩两个关键词从2014年起到今天为止的百度指数曲线对比图:
可以看到,罗永浩这个关键词的巅峰有两个,一个是2014年的发布会,另一个便是这场发生在2014年8月的论战。而王自如这个关键词在论战之前百度指数极地,但在2014年8月的这个巅峰之后,迎来了一个整体上扬。也就是说,论战之前很多并不知道王自如或者zealer的人知道了这个人和公司,并且想了解这个人和公司。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王自如输了论战,赢了利益。真的如此吗?只从百度指数这个角度看够全面吗?
实际上,这场带来的影响对于观众并不大,但对于论战双方,却是不小。
对于王自如而言,在论战后不久,便公开发表视频表示道歉,并且取下了“独立,客观,第三方”的牌子。从荣耀6到一加1的评测视频,Zealer视频更新停止了足足40天,而这段时间足以评测至少5部手机。在一加手机的测评中,我们也看到王自如相比之前疲态尽显,视频中也没有了Zealer同事之间的玩笑和花絮,而是严肃地标上了自己的四个战略投资方。同时消失的还有王自如的“测评2.0”体系,我们发现在约架之后,在Zealer视频的下方,从前“测评2.0”的各机型数据对比都消失地一干二净,只留下一堆被堆砌的空洞手机参数。经过2014年11月在央视节目的露面,以及12月份的大规模招聘,到今年,zealer才重新恢复了一周一更的状态,王自如成为了某地方卫视的一档创业栏目嘉宾。
而对于老罗而言,虽然自己表示第一年T1手机25万的销售量比较满意,但对比同样才起步的“一加”手机一年150万的销量和红米note2手机12小时80万销量,很难说老罗没有压力。通过这次约架,老罗这一年的个人作风也发生了反转性的变化,他将自己的微博认证从老罗改为锤子CEO。罗永浩解释道,老罗是一个品牌,而锤子CEO则是一个企业的领导人,需要为企业的600余名员工负责。老罗在最后一次《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演讲中,表明了自己痛定思痛的态度,他表示作为一个严肃的企业负责人不会再口无遮拦,其个人微博也交给了公司团队管理,业界不由感叹不羁的老罗也变老实了,王自如也变得更加成熟。
在此,我的观点是,这一次论战,除了积累直播经验的优酷和双方口中的最高标准苹果公司,没有赢家。两个人,以及其背后的企业,都为这次论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个评测企业大幅度丧失了公信力,一个企业最高层被认为是疯子和流氓,这都是不能接受的损失。
总结起来,两个企业的创始人进行论战,却无人问津他们为什么要出来论战,论战的利益得失是什么,后续影响是什么。人们忙着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对于两个企业而言,本以为是一场零和博弈,你死我活,结果两个都遭受重创,零和变成了负和。
这个总结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结合前文所述,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场论战之后再看视频的人,有几个人会看完?顶多看半个小时。从这个角度看,对于要通过互联网来做舆论影响而言,逻辑并不重要,事实也并不重要,什么重要,这需要我们自己思考。
最后从这次论战出发,我谈一下我对其他一些问题的看法。
锤子T1手机从现在看来,即使最客气的说,也不是一款成功的产品。说好的绝不降价最后还是降价了也可以认为是吃相不好看。王自如从最初童心的techmessager到充满热情的zealer到现在以活下去为最高优先级的zealer。其实两个企业最初都的确有情怀,但都一定程度上败给了现实的残酷。一个企业有情怀当然好,但这是理想,需要现实做支撑。情怀没有实力做支撑,无非就是个卷饼,国产游戏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理解国产企业起步晚,水平有限,但不能接受你用其他国际大企业旗舰的价格卖给我们国际企业低端产品线水平的产品。
企业可以有情怀,但产品没有情怀可言。
从这个角度说,那些说评测机构就不应该拿人投资的人也是屁股决定脑袋,只要情怀不要现实的。评测二字,评这个字很难客观公正第三方,但测却可以,我们看一个评测机构的评测,也都是评、测分开,测,要测得公正客观,评,可以评出自己的风格特点。但决不能评也是主观,测也是主观。如果能做到测得客观,我觉得大多数人并不在乎你拿不拿钱,理性的人都明白,创业者背后是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兄弟要吃饭。
其实,我们的网络舆论,也远没有到一个客观公正第三方的程度。绝大多数网友的评论,也离透过事件看本质差得远,但这确实一个理想的网络社会应该达到的程度。
而一次网络大事件的影响时间是很有限的,其影响力也是有限的,下图是2014年起“罗永浩舌战王自如”关键词的百度指数:
一年过去了,涛声依旧。
评论,是要克制自己感情的;追求理想,是要认清楚现实并不理想的。
最后留下一个我并没有想清楚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好的网络社会应该和谐?为什么我们评论事件要理性客观,而不能率性而为?究竟什么称得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