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陆逊俺家的战斗***有十次,其中有胜有败。而诸葛亮的胜率并不比陆逊低。
这里我们首先看一下陆逊和诸葛亮各自指挥过哪些战役。首先看陆逊。
陆逊第一次带兵打仗,是平定为害会稽多年的山贼潘临,并将其平定。潘临手下不过千余人马,而且只是山贼,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鄱阳郡的尤突聚众作乱,陆逊又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前去征讨,将他击败。
同年费栈在丹阳煽动山越作乱,陆逊以少胜多,将他击败。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陆逊配合吕蒙进攻荆州,夺取了宜都、房陵、南乡等地,切断了益州到荆州的交通,为夺取荆州立下大功。
公元221年,刘备伐吴。孙权命陆逊为主将,率五万吴军迎击刘备。陆逊坚守夷陵,等蜀军懈怠时以火攻之计破之,取得大胜。
公元228年,东吴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魏,曹休率军前来接应,孙权命陆逊、朱桓、全琮各统兵三万迎击,大破曹军。
公元232年,陆逊率军攻打庐江。满宠得知吴军前来以后,在杨宜口埋伏打算突袭吴军。陆逊得知以后主动撤退。
公元234年,孙权亲自率军北伐,进攻合肥新城,并命陆逊率万余人进攻襄阳。然而孙权在新城下屡战不胜,士兵生病日多,不得不撤军而走。陆逊于是虚张声势要继续攻打襄阳,趁魏军集中兵力守卫襄阳时,分兵袭击了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等地,小有斩获,随后率军撤回。
公元237年,陆逊督军征讨在贼首彭丹,并将其讨平。
同年,中郎将周祗去鄱阳郡征兵,激起民变,吴遽等人聚众万余发起叛乱。陆逊与陈表率军去征讨,民军首领吴遽等人接受招安,事态遂平息。
接着看诸葛亮。
诸葛亮第一次领兵,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和刘璋开战以后,他率领张飞、赵云从荆州出发进军益州。此战诸葛亮率军平定了江州、巴东、江阳等地,和刘备在成都会师。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南蛮,平定了雍闿、孟获之乱。此战诸葛亮采用了攻心为上的战术,七擒七纵孟获,使其真正归心,此后再未叛变。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度夺取了陇右的天水、安定、南安等郡。不过最后因为马谡失街亭,诸葛亮不得不率军撤回。
公元228年冬,因为魏国将伐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攻打陈仓,迫使魏国调兵来救,减轻了东吴的压力。在调动魏军以后,诸葛亮主动率军撤退。魏将王双追击时被诸葛亮击败斩杀。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命陈式夺取了武都、阴平两郡。
公元230年秋,魏国出动曹真、张郃、司马懿三位名将率十万大军伐蜀,诸葛亮部署迎敌。结果因为天气原因,魏军大多未能到位就以失败告终。
同年,诸葛亮命魏延、吴懿深入羌中,在阳溪击败了魏将费曜、郭淮。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率张郃、费曜、郭淮等人迎击,却被诸葛亮屡次击败,魏军损失惨重,还死了名将张郃。最后蜀军因为粮尽才退兵。
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第五次北伐。经过前次战败以后,司马懿已经不敢再和诸葛亮正面交锋,于是坚守不战。最后诸葛亮在军中病死,蜀军撤退。司马懿不敢追击,双方罢战。
接下来我们比较一下陆逊和诸葛亮的战绩。前面我们可以看到,陆逊大小***打了十次战役,其中五次是本国平叛,而且规模都不大,对手最多不过万余人,因此只能算小胜。而对外的五次战斗中,荆州之战陆逊只是辅助吕蒙作战,姑且算小胜。庐江之战面对对手陆逊不战而退,恐怕要算小败了。进攻襄阳之战虽然也是撤退,但是有所斩获,算小胜吧。只有石亭之战和夷陵之战可以算大胜。
所以陆逊是十战两次大胜,七次小胜,一次小败。
再看看诸葛亮前后***九战,入川之战他面对的不是蜀军主力,因此虽然夺取了不少城池,却只能算小胜。平定南中、南蛮虽然对手战斗力差一些,但是胜得很彻底,避免了后患,可以算大胜。
第一次北伐虽然街亭战败,但是蜀军主力尚存,算小败。第二次北伐成功地调动了魏军,还杀了王双,算小胜。第三次北伐夺取了阴平、武都,考虑到两郡人口不多,算小胜。魏军伐蜀无果而终,此战虽然是天气因素为主,但是诸葛亮不战而胜至少可以算小胜。阳溪击破雍州魏军主力,可以算大胜。第四次北伐大破魏军,肯定算大胜了。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病死,姑且算平手吧。
算下来诸葛亮是九战三次大胜,四次小胜,一次平手,一次小败。
因此从胜率来看,陆逊和诸葛亮两个人其实差不多。
但是陆逊在石亭之战对手曹休一生没有什么像样战绩,东吴对他评价是靠姓曹上位,“非智勇名将”,对手太次,也就夷陵之战对手刘备强劲点。然而夷陵之战吴军兵力占优,又占据地利,优势占尽,打胜仗也不奇怪。
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击败的是司马懿这样的名将,魏军在实力上也更强一些,所以他的战果含金量比陆逊要高得多。
所以从战果看,诸葛亮要比陆逊更为出色。
当然,陆逊战果不如诸葛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孙权对他不放心,一直不给他统帅大军的机会。但是至少不能说陆逊强于诸葛亮,最多也就是各有所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