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姑娘、妇女历来以手工刺绣花纹装饰自己,点缀生活。苗绣在长期的演进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和刺绣技巧。也有不少人采用缝纫机绣花,它虽然速度快,但于手工刺绣效果不可同日而语。现仅介绍手工刺绣技法。 刺绣的材料是布和线,它们的种类很多。有麻布、棉布、丝绸布、化纤布等,有工厂生产的布和苗族村民自己织的家蜀布。一般来说,要根据不同刺绣针法的要求,选用不同质的布料。绣花、插花要求用细薄的丝绸布或化纤布;挑花、串花则要求用较厚实的家织棉布、麻布或工厂生产的经纬纹路较明显的布;捆花、洒花、点花、贴花、粘花、堆花等的布料。则要求不甚严格。
绣线种类多,有丝线、棉线、麻线、毛线、金线以至锡线和铜线等。麻线主要用于比较粗犷的绣品;毛线用在网丝格较明显的粗麻布或毛线织的锦布上;金线、锡线、铜线除少部分单独串花刺绣外,主要是辅佐大面积的绣花、插花作捆花或洒花之用;棉线、丝线是供大面积的绣花、插花之用,要求布料细薄光滑,也有作贴花、堆花、补花钉牢而用的。
苗族刺绣的主要工具是:绷架、针、剪刀、顶针、针夹等。绷架指小的绣花绷和大的绣花架,一般用木、竹、金属等制成。小花绷主要是用竹或金属制成,它分为长方形和圆形两种。长方形小花绷多用竹料制成,横的两根,长度在30cm左右;竖的四根,长度在8cm左右。这种花绷是作绣窄带条形花边用的,如衣袖、裤脚、胸部花边等。它四根竖轴的中间两根是卷布用的。圆形花绷是由内外两个竹或金属圈组成,如用金属做的,要用布条缠好。绷圈直径在一尺左右。刺绣时绣布夹在内外两圈的中间,宜绣鞋花、手巾、枕巾、孩帽、荷包等小件绣品。绣花架与长方形的小花绷构造雷同,只是架面大,多四只脚架,一般用木料制成。用它来绣大型绣品,如门帘、帐檐、围床、被面等。
绣花针,以针身匀圆、尖锋锐、尾钝、孔长的为好,利于送针、抽针和穿线。绣针的种类多,铁针以长短粗细分号,针号小则针身粗长,针号大则针身细短,常用的多是7-----8号针。绣针大小的选择,应根据绣布的厚薄和绣线的粗细来决定。不用的绣花针,要包在锡箔纸内,或插进干的小蜂窝呢内,以防生锈。
剪刀,以尖端翘起的弯口小剪刀为好,它在剪线时不露线头,并可避免剪破绣布。
顶针,要根据绣者手指大小选择顶针的大小,它是戴在拿针手的中指第二节上,帮助刺绣时推针。
针夹,若绣针过小,个别地方绣线大绣的密不易取针时,可用针夹将针夹住,帮助取针抽线。 ① 花样和粘花:在绣帛上画样刺绣的,手艺熟练者,可用毛笔摞墨(颜料)直接画;手艺不够熟练者,就要把绣的布料铺好,在所需绘画的部位放上复写纸,复写纸上摆图案复写。执笔复写时用力均匀适当,若轻了印的线条不清楚,重了印色过浓,易脏绣线,影响色彩。若没有复写纸,可用2B至6B的软铅笔在图案背面,按花的印子涂抹,然后摆在布料上,用复写纸在图案正面着力描绘,就会在布上显出花纹来。用纸花做绣模的,先在绣布选定好粘花的位置,再上绷架,然后将纸花用糨糊粘在预定部位上。
② 上绷架:在绣布上留出应绣位置,上好绷架,用针引线刺布绕绷架周围均匀捆缝一圈。标准是布绷的紧,没有松弛现象。
③ 配线:绣者可根据纹样的内容及装饰对象,结合配色设计精心搭配好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绣线。将备用的线分开存放,一般是夹在书页中,方便刺绣时取用。
④ 刺绣:根据绣布及绷架的大小,或一手在绣布上,另一手在布下配合;或一手拿花绷,另一手反复刺绣。绣时每次穿针不能过长,否则容易打结,影响绣花速度和效果。
⑤ 绞边缝合:若是单幅绣品,则将绣花布边反向里折,用针线绞边,不断使布线头抽脱。若绣花布块是做其他装饰用的,则需要注意缝合时被装饰品和绣布不起皱纹。 苗族刺绣针脚,大体分为绣、插、捆、洒、点、挑、串,综合用这些针脚绣法,能使带有幻想色彩绣物跃然而出。有些针脚(如挑、串)则常被人们单独使用,显示特殊的装饰美感。
① 绣,这种针脚分跨绣、退绣、套绣、圈绣和偷绣等。
跨绣,是整个苗族刺绣的主要针法,以大面积的平行线绣出现。它是沿图案两边的线条起针落针,即在一边线条落针,在另一边线条起针。
退绣,是用于表现花枝窄绣叶及图案边框等的单色较细线条的手法。绣时落针在前,起针后退一定距离,或落针在后,起针在前,斜针循序渐进。针脚可长可短,可稀可密,曲直随机应变。
套绣,对于表现链条式纹样的线条有特殊效果,它是将线引出正面后,在与头一针并齐处把针刺下又向前一针刺出,线压在针头下,就把针拉出,再在线根并齐处刺第二针,这样循环往复绣完为止。也可配合挑、串针脚一起使用。
圈绣,围绕多边形花纹由里向外逐层刺绣,形成多边形调子一致的花朵来。
偷绣,是跨绣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大面积齐针跨绣节约绣线的绝巧技法。它也是沿图案两边的线条起针落针,但其起针落针都同在一边的线条上。即由一边把线抽出后再跨向另一边线条上起针落针。这样往返进行,绣布背面就很少用线了。
② 插,分单插和面插两种。它起到显出不同颜色深浅过渡的效果。
单插,在需要渐渐过渡色彩的地方,以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颜色单线互相穿插插针拉线。
面插,在需要粗糙过渡色彩的地方,以两层不同颜色排线互相穿插插针抽线;或以一组同色线插钉到其它颜色线面的中间。
③ 捆,分自捆、另捆和组捆。他能起到绣位显出立体感和固定长跨针脚线不易被挂起拉坏的作用。
自捆,就是用本线自己捆自己的针法。它又分套捆和调捆两种。套捆是先刺一个套,再在套上捆钉,它适合小散花的刺绣。条捆是先在正面刺出一长针形成条线,再在条线上捆钉,它适合用来固定长跨绣绣线和显出花叶叶脉等作用
另捆,是用一根线钉捆另一根线的针法。一般被捆的线比较粗,如金线或用几股合搓成一根大的线或编成的小辫,突出图案的立体感和富丽感。一种是在已绣、插好的部位绣粗线,再以另一线捆钉;另一种是顺着纹样线条铺好粗线,再用细线捆钉;再一种就是将小辫有规则均匀地皱起来。由外向里按花样铺好,后用细线捆钉。
组捆,是用一根线将另一排线分组钉捆的针法。它对于固定长跨针线等不被挂坏有很好的效果。
④ 洒,有射洒、间洒和串洒三种,它起到⑥显出细小物体立体感和形成淡淡颜色的作用。
射洒,主要用于在花瓣和花丝花柱钉呈辐射状的的针法。
间洒,用于装表平行叶脉等处显出淡淡颜色。一般以钉一长针作一洒针,个别也有钉两长针作一洒针的,钉时每隔一定的距离洒一针。
串洒,用于表现旋绞状立体效果。它是,从布面引出线后,在洒针另一端刺针,钉入引出线旁出针,把线在针上绕数圈,绕得多旋绞状洒针就大,反之则小,然后将针抽出即成。
⑤点,分节点和平点两种。它用于由独立的点组成的“点面”、“点线”或点缀花蕊。
结点,立体感强,它是串洒针法的缩影,表现在针码短和在针身绕圈少。
平点,它能显出平面的虚实对比,即时隐时现的效果。用针时,一般是连续钉几个起点落点后再抽针引线,再沿花纹钉针,反复钉到完成为止。
⑥ 挑,它是依据布面的经纬线的对称网格下针,将线挑成各式针迹,并由这一个个针迹排列整齐而组成图案。根据针迹的不同分为:X挑、*挑、V挑等,其中用的最多的是X挑。
X挑,它是挑花的主要形式,其针法一般按布的三、四根经纬线钉一对角线。按背面针迹的不同,挑的技法分直挑和横挑两种。为求图案的整齐和风格的统一,一般在同一块布上,只选一种技法。按照挑针顺序的不同,分一次挑成和二次挑成,挑时要根据不同情况,用其中的一种技法或两种混用。
*挑,它是一种装饰性的针法,常配合其它挑花针法图案点缀于中心或四周,也可自行挑出整幅图案,其针法将十挑针迹交叉钉在一起,即直、横、斜交叉挑针。
V挑,又为倒V挑,它亦常做装饰性针法应用,但它在挑针时每个格数的纱线必须是成双的,如四、六等,才现的对称整齐。
以上几中挑针,在应用时要根据纹样的要求,灵活搭配。同时,为了突出图纹的紧密结实,可用双线或多线合钉出各种针迹来;表现空稀、疏远的地方,则用大小的等的单线挑成。
⑦ 串,它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精细刺绣法,能使绣布花纹表现出表里如一的奇异效果。针法是依循布面一定数目(一般三至五根)的经纬线,按直、横、斜等向运用单线来回穿钉。
粘花、贴花等技法
粘花、贴花、补花和堆花,同属一种类型的手工工艺,在苗族装饰中,或与用线刺绣配合,相映成趣,或单独应用,独树一帜。但它们各有所长,各具风格。
粘花,选用个种彩色布料剪成图案,再用粘胶液粘到装饰品上。特别应注意粘胶液的粘性要好,才能使图样粘牢而不易脱落。
贴花,选用个种彩色布料剪成图样,再刺绣、锁边拼连即成单独的装饰品。
补花,把剪成各种彩色布料片或丝绒缝在装饰品上面,构成图案花纹。
堆花,用浆了皂水的绫罗绸缎等布片剪成小等腰三脚形,再把两等脚(一般是小脚)向内折成带尾的小三脚,然后按图样把它们一层一层地堆钉而成。
除了以上刺绣工艺外,苗族还有两项古老而先进的手工工艺,即织花和蜡染,它们流传已有三千年历史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工艺已经广泛进入了机器操作行列。织花是以但色的棉、麻、丝线做经线,各色彩线为纬线进行编织,使各色线织品的正面或背面组合成花样来。蜡染先将蜡融化成液,用蜡刀蘸它在布上(一般为白布)绘制图案,再浸入靛缸(多为蓝色)进行染色,后用水煮去蜡质,便现出布色纹样来。 图案内容的选择是人们审美意识的反映。苗族人民忠厚朴实、勤劳勇敢、富有感情,是一个爱好和平,有着美好向往的民族。他们善于运用装饰纹样来美化生活,常常借丰富的物象来反映喜庆、吉祥、人寿、年丰、友谊等生活内容,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情,反映内心的憧憬。这些物象有兽类的龙、麒麟、狮子、鹿、猴子、狗;花果类的桃李、牡丹、玫瑰、芙蓉、金瓜、石榴;鸟类的喜鹊、凤、锦鸡、鸳鸯、画眉;中文的福、禄、寿、喜、康、日;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云霞、日月、人物、用具、建筑物以及传说中的仙人善神和他们的道具等等。
由于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组成本民族的氏族部落很多,并且在很早以前的长期的战乱迁徙中,形成了居住分散、互不同属的状况。他们为了崇拜、铭记自己的保护神,或区别本民族内部的各氏族,都以某一动植物作为自己氏族的代表,装饰自己。所以装饰的纹样,各地氏族有各自的主体内容。一般情况是:蛮氏族以凤为主体,戎氏族以龙为主体,夔氏族以麒麟、狮子为主体,僚氏族以花果为主体,莱氏族以鱼虾、水、草为主体,樊氏族以蝶蛾为主体,盘氏族以狗为主体,。。。。。。近山者多配花、鸟、走兽,近水者多配龙、虾、鱼、藻。当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交流,苗族的氏族间装饰纹样越来越相互渗透;但由于图腾崇拜的影响,以图腾为主的构图内容,到近代以至当今仞或多或少地在流传和应用着。因此,图纹设计亦应考虑这些重要因素。
苗族装饰图案内容一般都来源于生活,它在应用时以按照艺术的要求,结合生产制作的特点进行加工处理, 大胆而带有幻想色彩,有意削弱或增强其中的一些布分,使之比人们生活中的更鲜明、更强烈、更美好。
图案设计除了要考虑到苗族人民审美心理外,还有考虑到装饰所采用的材料和装饰对象。苗族装饰纹样有着特定的外部形状。如胸部花边是由几个长方形组合起来,有的呈带条伸延;衣袖、裤脚、帐沿、扇形围裙上檐花样呈长条形;扇形围裙下角花样,背群花样是直角等腰三角形;鞋口花为马蹄形;枕头花是圆形或方形;高围裙花样呈船头形等等。它们各有一定的尺寸。构图时要认真布局,根据不同的情况,考虑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和统一,对比与和谐。一般来说苗族图案的构图都要求对称、平稳、严谨、经凑,丰满而疏密虚实得当。在衣袖、裤脚花边、围裙花样等小幅装饰品中,布局时就要求密一些,而在大幅装饰作品中,就可以疏一点,粗一点。老年人采用的常偏稀,青年采用的则要密一些。
图案的组成,大抵分为枝纹、坨纹、角纹、边纹、方纹五种形式。枝纹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花样,如一支花,一枝鸟,一条鱼,一只蝶等。它用于点补图案中的空稀部位,使之平稳、经凑、活跃。坨纹是与周围没有连续、重复的一种较大的独立单位,用几种枝纹按照一定的形式组成圆形、四方形、五方形、六方形、八方形、菱形等规则和其它不规则形状。规则形式的坨纹包括向内或向外的辐射式,上下或左右对称的横立式,上下或左右互相调换方向的转换式,绕一基点(面)周围转向的回旋式。坨纹的用途很广,小的可组成花边,大的可用于大幅装饰品中间或单独应用,如被面、枕头、门帘等。角纹是一种能单独应用或和坨纹等配合组成一个完整的装饰品的图案。它包括两边对称、两角对称、三面对称和自由式几种形式。如在背裙、扇形围裙中作单用角纹;在手巾、被面上作配合角纹。边纹是依照一定的边周两向延长的图纹。它分为直线和非直线两向延长,又分为对称连续和非对称连续以及对称不连续等几种。它可单独应用,如衣裤花边,也用来衬托坨纹。方纹是由一个基本纹样向周围循环连续组成大的纹图。它有散点式、点缀式,还有些在花段上构图刺绣而成特殊的重叠式。方纹一般用在白衣绣花、衣背花、动物图纹身子的“填心”等,使大面积或局部显出整齐划一的效果。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