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铜的真伪主要可从锈色、手感和声音、花纹、铭文、铜质和器式等五个方面区分。
1、锈色
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
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
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
再做进一步的审定:
因为千年古铜无铜腥味,若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有铜腥味,便是伪锈。
若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如刷洗不下,可用火烤,如脱落便是伪锈。
若用舌舔,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2、手感和声音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得需引起注意,当然,这全凭自己的经验。
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
3、花纹
从花纹风格来判断:
夏代:花纹简单
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
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
春秋战国: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
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
从花纹图案内容来判断:
饕餮纹很多,禅纹是最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螭龙纹盛行。
商、周两代的纹饰类型最多,既有类似动物的造型,还有类似鸟、凤、人物的造型。
4、铭文
古人认为青铜器非常坚固,可以流传不朽。商、周青铜器中有很多带有铭文。
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
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
春秋: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
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
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
掌握了这此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笑话了。
5、铜质和器式
铜质:
若铜器的足底是黄铜质地,则是伪品。
若足底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
器式:
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
如鼎,各代皆有,但若有盖、短的鼎则不大可能是三代物品。
扩展资料
从史料归结出伪器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是全器皆伪。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 "子幅觯",整器由凤鸟纹等纹镂刻而成,但纹线死板,纹饰呆滞,同时器表是用漆皮做的地。因此,细心审视,也可以看出破绽。
二是器物的一部分为伪作。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商代"父乙觯",器身为真器,但作伪者在其口部加上了一个流,并在腹上部又加上了一个饰物,成为一件古代无此形制的觯,不伦不类。
三是拼凑真器残片做成伪器。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 "商代卣",器身与梁的纹饰风格不同。仔细看,梁环有焊接痕迹,表明梁与器身原不属一器。
四是器真铭伪。这又包括两种情况:其一,铭文全伪。铭文或用刀具斩刻而成,或用化学药品腐蚀而成。内容或仿某一真器铭,或拼凑,或随意杜撰。由于戈、剑的平面部位易于伪刻,所以在戈、剑上伪刻铭文较为多见。
五是器真而花纹伪。即在真的素面或花纹少的嚣物上伪刻花纹。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制造的"父已壶",原为战国素面壶,作伪者在其身上伪刻了商代的兽面纹及。又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 "战国几何纹壶",作伪者在花纹中伪嵌了金银丝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