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号:0518
邮编:222000
位置:位于江苏省东北部,陇海铁路终点,东临黄海,北接山东,南连长江和淮河,背靠“东海第一胜境”——云台山。
面积: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81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总人口465万。
区划:辖东海、赣榆、灌云、灌南四县和新浦、海州、连云三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新浦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经济发展
连云港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中国49个重要旅游城市和江苏省4大国家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市一纵一横国家干道通车之后,连云港将成为全国45个公路枢纽中心之一。连云港市有开往北京、上海、宝鸡、武汉、广州、济南、南京等火车班次,交通便利。连云港市空中航线1987年开通。目前,已通航的路线有连云港-广州;连云港-厦门;连云港-沈阳;连云港-大连;连云港-成都;连云港-温州;连云港-上海。连云港海港建于1933年,已有64年的历史。目前已建成泊位3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28个,设计停靠能力为3.5万吨,实靠能力已达7-8万吨,随潮10万吨级进出顺利。港口目前年吞吐能力可达8500万吨,港口已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3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到2008年,港口吞吐量将首次超过1亿吨 。
建国前,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1949年连云港全市人口163.8万人,国民生产总值1.1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9亿元(90年不变价),其中:农业总产值占87.2%,粮食总产量27.8万吨,财政收入721万元。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连云港市已从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进入经济基础日益雄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实力逐步增强的工业经济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8.8%。经过50年的努力,全市已建成了化工、医药、电子、纺织、机械、建材、食品等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半数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超过70%,更多的城乡企业走上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本经营的道路,加强了公有资产的控制力,所有制结构也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联营、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等多种经济成份竞相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多种经营发展迅速。全市已在水产品、果品、木业、棉花、蔬菜、肉类加工等领域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雏形。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养老、医疗、住房、失业等多项社会保险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企业转变机制的外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解放前,连云港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落后,道路满目疮痍,解放后的50年累计投资近40亿元,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公用事业全面发展,供水、供电、供气和居住环境飨愿纳啤? 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公路主枢纽城市地位开始确立,邮电通讯快速便捷,信息产业飞速发展。连云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将发展为以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国际性港口。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至1999年底,全市***批准外资项目2000余项,几十家国际著名公司纷纷在连云港投资开发。实行改革开放20年来,全市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出口创汇每年递增20%以上,1999年,完成出口商品供货总值4.19亿美元。全市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利用外资合同额21.0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1.62亿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1999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7176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6831万美元。 连云港正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国21世纪议程》将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列入可持续发展首批优选项目;《中国海洋开发计划》明确把连云港列入三大海洋特殊开发区域这一,并加快了连云港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根据国家对连云港市的发展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连云港将建成为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生活富裕、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区域性的国际贸易中心,环境优美的旅游中心,现代化交通枢纽和国际性海港城市。
连云港市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沿海的中部,为具有季风特点的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寒暑相宜,四季分明。境内地形地貌多样,高山大海齐观,河湖滩涂具备,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历来有“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的美称。这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连云港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1999年总产量达到280万吨,油料总产量达到2600吨。人均粮食600公斤,居江苏省前列。 连云港市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建成粮食、油料、烟草、林果、茶桑、出口蔬菜、肉禽蛋奶、对虾养殖、紫菜生产加工等基地100多个。其中东海县名列全国肉类百强县,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赣榆、灌云成为省级秸秆养牛示范县;灌云县棉花生产居全省前列,被誉为“白云之乡”;灌南县因其泡桐生产量居江苏之首,被称为“泡桐之乡”。此外,连云港市紫菜生产和海蟹育苗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和2/3,而成为中国的“紫菜之乡”和最大的海蟹育苗基地。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有了很快发展,兴办了中日合资味之素如意有限公司、中韩合资金五食品有限公司、中日合资雅玛珂紫菜有限公司、东海果汁厂等一批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形成了种养殖、加工、贮藏、运输、贸易相配套的新体系。1997年连云港如意集团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股市中第一支农业概念名股。产于云台山的云雾茶为江苏三大名茶之一,珊瑚菜及金镶玉竹是江苏珍稀名特产。海州湾是全国八大渔场之一,前三岛海区为江苏省唯一的海珍品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4.99亿元,财政总收入17.1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92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51元。 “十五”期末,连云港市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发展实现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人民生活实现由低水平小康向比较宽裕小康的转型升级。到20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接近江苏省平均水平,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投资环境
连云港港是中国著名八大海港之一,一直是中原和西北地区最便捷的进出口岸,是陇海经济区实施对外开放的东大门。港口现有泊位40多个,年吞吐能力达3500万吨,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余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承担了90%的大陆桥过境集装箱业务量,已被国家确定为办理亚欧大陆桥过境集装箱的主要口岸和基本港,并着手建立第三代、第四代集装箱码头。1993年,港口建成中国最长的拦海大堤,总长6700米,形成30平方公里的优良港池,可建成100个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为建设亿吨大港打下坚实的基
连云港市辖赣榆、东海、灌云三县为对外开放县,三县的16个乡镇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工业卫星乡镇。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一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已初具规模,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提出要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中国21世纪议程》将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列入可持续发展首批优选项目;《中国海洋开发计划》明确把连云港列入三大海洋特殊开发区域之一,并加快了连云港市的海洋经济发展。兴办的省级高新科技园区中,东海县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赣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和连岛商贸旅游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成为吸引外资的热点区域。至1999年底,全市***批准外资项目2000余项根据国家对连云港市的发展计划。
历史文化
连云港市古称朐县、郁州、海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秦汉时起即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秦 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至此。公元前212年,他在海州的孔望山下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对海外开放的门户--秦东门,使连云港成为与嘉峪关、山海关、镇南关遥相呼应的四大开放关隘之一。
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中,连云港市的文化古迹最为丰富,历史最为久远。据考古发现,远在10万年以前,在连云港市的羽山附近就有人类活动。在4、5万年前的锦屏山地区也出现了古人类活动。1979年在它的南麓桃花涧及东海县附近的大贤庄,发现了迄今为止尚属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锦屏山一带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10多处。其中,二涧遗址为中国原始农业最早开发地区之一,是5000年前中国东方民族的中心-少昊氏遗址。1986年在连云港市中云乡藤花落发现的史前城址遗存为典型的龙山文化遗迹,距今约5000年的历史。1979年发现的长20米、宽11米的“将军崖岩画”是我国沿海目前唯一反映原始农业部落生活的石刻岩画,它对研究中国的民俗学及美术史等有着极其宝贵的参考价值。在孔望山南麓,有一堵长15.6米,宽9.7米的摩崖造像。经专家鉴定,确认其为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是中国最早的佛像摩崖造像,对研究中国的佛教史、外交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历史上,多少文人雅士在连云港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宝贵的遗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17年(公元前525年)秋,孔子“问官于郯”,孔望山因孔子登临观海而闻名,如今孔望山上尚存“问官台”。秦始皇出巡至朐县,在朐山(现名锦屏山)立石秦东门。秦代方士徐福为赣榆县徐福村人,受秦始皇派遣,东渡日本。吴承恩晚年以云台山为背景写成神话小说《西游记》。李汝珍晚年在海州写成传世名著《镜花缘》。其他如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宋代的苏东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辛弃疾,元代的张叔夜,清代的吴敬梓、林则徐,近代的朱自清等等,大都遗迹犹在,遗篇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