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회사 전체 - 如何认识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
如何认识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

一般等价物 币材 铸币 纸币 信用货币 银行券 存款货币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货币贮藏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单位 主币 辅币 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人民币制度

六、教学内容

2.1 货币的本质

2.1.1 货币的起源

1、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货币的起源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都明白货币的重要性,但它的起源和本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

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货币存在。从起源上看,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个经济范畴,至今已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

马克思说,“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我们要想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就必须弄清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商品为什么成为货币、商品通过什么成为货币、商品怎样成为货币这三个问题。

商品的内在矛盾使商品成为货币。人类要生存就要消费,要消费就要劳动。人类社会的劳动首先是一种生产劳动。不劳动,任何社会都无法生存。人类社会的劳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具有***同生产、***同消费的特点,这时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时逐渐出现了商品、价值、等价交换、货币等基本范畴。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只生产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而整个社会的需求却要靠所有生产者提供的多种多样的产品来满足。因此,社会分工条件下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得每个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何时生产,都由他自己来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归他自己支配,因此,劳动并不直接表现为对社会、对大家有意义,而是直接表现为对个人有意义,也就是说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这样,就产生了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产品归私人所有,可是产品又不是或者说不是供私人消费的,而是供其他社会成员消费的,于是私人劳动如何转化为社会劳动就成了关键问题,这就是商品的内在矛盾。

要解决这样的矛盾,惟一的途径就是交换。这时的生产就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这种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构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为了解决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的价值应以货币来表现。

根据史料记载,世界各地的交换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物物直接交换和通过媒介的交换。如在世界上,牲畜曾在很多地区充当这种媒介。在中国比较定型的媒介最早是“贝”,这种出现在交换之中的媒介就是货币。

商品通过等价交换成为货币。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采取什么形式呢 ? 当然应该是互不吃亏的形式。但各种不同商品是由各种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大米是吃的,衣服是穿的,斧头是用的等等,它们千差万别,无法比较,要比较只能根据各种商品全都具有的***同性的东西。那么,什么是各种商品全都具有的***同性的东西呢 ? 那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具体劳动形式,它们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因此,可以说一切商品都是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的产物。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抽象的劳动,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价值。

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同一的、在量上是能够比较的。经过比较,价值相等的商品相交换,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但是,商品的价值从它本身来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无法表现其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得以体现。比如, 1 只羊 =2 把石斧,这时羊的价值通过石斧表现出来,石斧成为表现、衡量羊的价值的材料,成为羊的等价物。这意味着生产羊的私人劳动被斧头的所有者证明是社会必要劳动。所以价值表现的过程即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而起等价物作用的商品(石斧)则成为社会劳动的具体体现者,也可以看作是货币的最原始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交换不断发展,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货币应运而生。所以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商品成为货币是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的演变。在历史上,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包括了以下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的价值形式。

(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往往结成***同体来***同生产和消费,***同体之间自给自足,相互隔绝,几乎没有经济交换活动发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逐渐有了剩余,羊换石斧,玉米换土豆,木材换皮货,刀枪换烟草的简单的物物交换偶然地出现了。

在这种偶然的交换中,商品价值的表现也是简单的,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因此,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或偶然地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就是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这种交换看似简单和偶然,不过只要发生了,就有价值表现问题。如:

1 只羊 =2 把石斧

这个式子看似简单,但它反映的内容却并不简单。通过这个式子至少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羊和石斧这两种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等式左边的羊的所有者通过与石斧的交换,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起着主动的作用,所以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而等式右边的石斧在交换中用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充当羊的价值的表现材料,用来衡量、表现羊的价值,在价值表现中起着被动的作用,所以把等式右边的石斧叫做等价物。

第二,这一式子还反映了这两种商品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这时,作为等价物的石斧具有同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羊直接交换的能力,从而使等式右边的石斧具有了三个特征:

( 1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 2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 3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进一步推而广之,凡是处于等价物的商品都具有这些特征。

概括起来,在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外在的表现,即羊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表现为羊和石斧的外部对立;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 ( 羊 ) 表现为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产物;而等价形式的商品 ( 石斧 ) 直接表现为价值、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结晶。由于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外在的表现,商品的矛盾才得以最终解决。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虽然反映的只是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萌芽状态,商品价值的表现无论从质上、量上都是不充分的,但它却包含着一切价值形态以及货币的秘密。因此,它是我们理解货币起源的前提和起点。

( 2 )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以及私有制的出现,***同生产逐渐变成个人生产,***同体之间的交换也被个人之间的交换所代替,偶然的交换变成了经常的交换。这时一种物品不只是偶然地才和另外一种物品发生交换,而是经常性地与另外多种物品交换。如:

这样,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多种商品表现的价值形式就是扩大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价值表现中,等式右边处于等价物形式的商品不再是一种,而是许多种,但每次发挥等价物作用的,只是一种商品。

在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阶段,虽然都是物物直接交换,但交换能否成功对他们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前者,物物交换成功与否对他的所有者来说无关紧要;对于后者来说则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是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经常的交换已日益成为他们生活的必要环节,一旦交换不成功,其生产生活就会遇到困难。而随着交换的发展,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就越来越明显了。如石斧的所有者需要羊,羊的所有者也刚好需要石斧,交易能够成立,羊和石斧的价值都能得到社会承认。但经常可能的情况是:羊的所有者需要石斧时,石斧的所有者并不需要羊,而需要粮食,粮食的所有者又需要棉花……于是,一个非常繁琐的简单实物交换链就形成了。

客观上存在可以最终解开的需求链锁,但要真正实现,需有赖于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需求的双重巧合,即你需要我的商品,我需要你的商品;

第二,时间、空间的双重巧合。如果你在甲地需要羊,我在乙地需要石斧,或者是你在夏天需要羊,我在冬天需要石斧,交易都是不能成立的;

第三,买卖双方必须就交换比率、数量达成一致。你愿意两把石斧换一只羊,可我愿意一只羊换 3 把石斧,交易同样不能成立。用于交换的商品,只有在品种、数量、质量等各方面都符合双方的需要时,交易才能成立。形象地说,一个需要农具的农民,只有在当地市场上恰巧遇到一个饿着肚子的工匠,粮食和农具的交换才得以成立。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往往需要进行若干次迂回曲折的交易,才能换到所需要的商品。因此,物物直接交换是一种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交换方式,而且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

扩大的价值形式虽然比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这种进步仅仅是规模和数量上的进步,并没有形成质的飞跃,这种价值表现形式仍是不充分的。

( 3 )一般价值形式。马克思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逐渐自发地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大家习惯地把自己的商品先和某种人们普遍需要的商品相交换,然后再以这种商品去交换自己所实际需要的商品。假如说,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需要的是羊,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下列交换关系:

当所有商品都用一种商品表现自己的价值时,价值表现形式就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阶段。

这种价值形式与前一式子相比,似乎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颠倒,但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种时候,商品交换已经不是物物直接交换,而是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所以,只要交换成一般等价物,人们的生产劳动就已经得到社会承认。这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起着货币作用的商品,是货币的原始形态。

( 4 )货币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不过,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一般等价物还没有最后固定在一种商品上,而是随着商品生产的继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固定地经常性地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种商品就是货币。如:

当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就过渡到货币形式。

货币产生以后,以物物直接交换为特征的商品交换就转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货币的产生,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由此把整个经济中的所有商品与货币对应起来,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还把货币的发展水平和流通状况,作为衡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此外,货币的产生也使得商品货币关系更加神秘、更加复杂,促使人们去研究货币现象、规律、机制等,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货币银行学。

2、货币起源的经济模型

( 1 )不对称信息与货币的起源。对于不断发展的交换来说,物物的直接交换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比如,当羊要被用来交换粮食时,粮食的所有者在此时此地并不需要羊,而是需要其他东西,如烟草。如果烟草所有者正需要羊,那么羊的所有者先用羊交换烟草,即把羊的价值先用烟草表现出来,然后再用烟草换粮食,即用粮食表现烟草的价值。这样,三种物品的价值才得以表现,生产它们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才得到社会承认。但是,纵然客观存在可以最终解开需求的锁链,而要现实地把它一步一步地解开则是要花费极大精力的,更何况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这样的锁链并非必然存在。

在从事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上所花的时间叫交易成本,在物物交换经济中,交易成本很高,因为人们必须满足“需求的双重巧合”,即必须找到某个人,他拥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而且恰好需要自己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当日益增多的物品进入频繁交易的过程中时,必然会有某种物品进入交换的次数较多,其使用价值较多地为进入市场的人们所需要。当各种物品都频繁地要求用这种物品表现自身价值时,这种物品就成为所有其他物品价值的表现材料,成为所有物品的等价物;而这种物品一旦成为所有其他物品用来表现价值的等价物,那么它就具有了可以与所有物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这样,直接的物物交换就让位于通过媒介的间接交换。

而随着商品生产的继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等价形式同这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社会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特殊商品成了货币商品。

通过节约大量花在商品和劳务交易上的时间,货币提高了经济效率。效率的提高,还因为人们得以专门从事其最擅长的工作。由此我们看到,在一个经济社会中,货币是十分重要的东西,它降低了交易成本,像润滑剂一样,能使经济更为迅捷地运行,并由此鼓励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社会对货币的需要是如此殷切,以致除了最原始的社会之外,几乎每一个社会都发明了货币。作为一种有效发挥货币功能的商品,货币必须满足些要求:

① 它必须易于标准化,使得人们能很简单地确认其价值;

② 它必须被广泛接受;

③ 它必须是能够被分割的,使得“找零”比较容易;

④ 它必须易于携带;

⑤ 它不会很快变质。

在人类的历史上,满足上述要求的货币曾采取过很多奇特的形式,从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贝壳串珠,到早期美洲殖民者使用的烟草和威士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营中以及近来俄罗斯的香烟。随着岁月推演而发展起来的形式不同的货币,如同工具语言一样,是人类创造力的试验。

( 2 )计价物起源的经济模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换一种表述方法,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就像水总是从高往下流那样。人们不论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营造一个经济理想国,其成败利钝最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样的规律。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

论证这一观点,有个纯抽象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首先定义:物物交易的经济是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与另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的经济;货币经济是只有一种特定的商品——货币——可以与另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货币之外的任何一种商品也均可以与货币相交换但彼此之间却不能交换的经济。从“交换”的概念自然引申:同一种商品之间,包括货币与货币之间,不存在交换的必要。同时设定:任何两种商品,在货币经济下则是货币与任一种非货币商品,均有一个交易网点,这些交易网点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来实现交换。在这样的定义和设定之下,很容易算出不同经济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

如以 C 1 , C 2 , C 3 ,…, C n 表示经济中存在的 n 种商品,在物物交易的经济中所需要的交易网点相当于任两种商品组合的数量,即n(n - 1)。 在货币经济中 , 由于定义只有货币与非货币商品的交换而无非货币商品之间的交换,所以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是:(n - 1)。比较 n(n - 1) 与( n -1), 只有 n 为 2 时,即经济中只有两种商品时,两者的值相等。但只有两种商品,就不可能存在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的区分。如果 n 为 3 ,物物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3 ,通过货币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2 ,即前者为后者的 1.5 倍;如果 n 为 10 000 ,物物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49 995 000 ,通过货币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9 999 ,即前者为后者的 5 000 倍。 n 越大,倍数越大,两者之间的交易社会成本有极大差距显然可见。

2. 1. 2 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首先是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样,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否则,就不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也不可能在交换的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货币。历史上各种材料的货币,如贝壳、铜、银、金等,都是花费人类劳动得来的,同时也都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但是,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货币成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二是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在商品世界中,普通商品都各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自然属性,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等。而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则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比如金银这种货币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可以作为工业原材料以及装饰品等,而社会属性则是金银作为其他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是价值实体,是价值的象征,是等价物。在商品交换当中,人们注重的是货币的社会属性,把它当作一般等价物来接受。

关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概念,马克思的解释最深刻,其基础是他对价值本质的透彻论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一般等价物的论断不是孤立的,货币的各个职能也就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世界范围内最后一个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商品——黄金,已经完全地退出流通领域,货币与黄金已割断了联系。因此,对一般等价物这个定义是否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货币是自发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

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的象征,其他商品都要通过与货币的交换来实现其价值,所以货币就成为自发地核算商品生产者社会劳动的工具。

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每个生产者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所有生产者的生产构成整个社会生产劳动的整体,而每一个商品生产者的这种或那种劳动都应该是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又使商品生产者彼此隔离开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而不能直接采取社会劳动的形式,即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

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要实现商品向货币的转化。如果实现了这种转化,就说明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社会所必需的,他就可以获得其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产品;反之,就不能取得其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产品。不仅如此,通过货币还可以证明某种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有多少为社会所需要。如果商品高价出售,转化为货币的数量多,就说明该项生产劳动不仅是整个社会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且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反之,则说明该项生产劳动超过了自发的社会分工的必要,在市场上已供过于求。最后,货币还能反映出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人劳动耗费是多于还是少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如果个人劳动耗费少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他的商品出售以后就能获得较多的货币,反之则只能获得较少数量的货币。货币的这种作用,自发地调整了生产结构,调节着社会劳动分配比例,同时也促使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按照类似的角度,在现代经济学中,人们把货币说成是一种“选票”。一个社会生产什么,要取决于货币选票。消费者对每一件商品是否购买,这是投不投票;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还是只愿意出较低的价格,这是投多少票。投票是在市场上进行的,生产者正是根据消费者在市场上的投票情况来组织生产。这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进行调节,它引导着生产要素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