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党是国际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又与国内环境不可分割。加拿大所独有的联邦结构、政党制度让民主社会主义在北美地区找到了发展的土壤,在西部地方主义的推动下民主社会主义在加拿大西部草原扎根;在国内各种力量的***同作用下,新民主党应运而生。可以说,正是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加拿大社会民主运动才得以展开,平民合作联盟才从一个弱小的政治组织发展成为一个代表社会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地方党,并成为活跃在加拿大政坛上的政治力量。
一、从工人运动到平民合作联盟
任何一个社会团体、党派、政治组织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是有其社会和历史背景的,新民主党也不例外。加拿大新民主党从历史上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劳工阶层的代表,所以对它的追溯应该还原为加拿大工人运动的历程。
加拿大早期工人运动是以革命工联主义为指导的。革命工联主义(Revolutionary Industrial Unionism)又称工团主义,根本目的在于用包括总罢工在内的行动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与更为传统的社会主义、***产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不同的是,工团主义通过工会和工人委员会寻求建立工人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直接控制。加拿大统一工会就是这一思想的实践者。他们主张以总罢工作为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手段但不排除采取政治行动的可能。然而由于加拿大统一工会组织成分复杂,革命工联主义在形式上采取了工团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折中,这在实际操作中又恰恰形成对传统工会的打击。一战前夕,革命工联主义已严重威胁到传统工会的存在,同时,对战时征兵制的激烈讨论使东西部工会领袖之间分歧加深,并进而影响到20世纪初期的温尼伯总罢工。
在加拿大工人运动的发展过程或者说其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创建过程中,发生在1919年5月到6月的温尼伯大罢工是关键性的社会运动。加拿大学者曾这样分析评价当时的社会阶级形式:现代社会的人类被划分为两大阶级,不劳而获者和劳而不获者。在这两个阶级之间长期的持续的斗争是必然发生存在的……在劳动力的买卖斗争中,出卖劳动力的称之为工人而买方则为雇主。在这样的事实中则不可避免的存在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斗争的残酷迫使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寻求自我防卫,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受到教育进而寻求社会变革。1919年温尼伯地区的工人就工资和工作条件与资方谈判,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当建筑和金属贸易界的劳资谈判破裂后,温尼伯行业劳工大会号召全体工人进行总罢工。数小时内,大约三万工人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整个城市的工人不约而同地离开迫使工厂关闭,零售业严重受损,交通陷于瘫痪。社会公***事业领域的工人,包括警察、消防、邮政、电信、水利等领域的工人也都纷纷加入了罢工的行列,一场轰轰烈烈的温尼伯工人总罢工开始了。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个自称为“市民委员会”的组织,他们以温尼伯众多有影响的大资本家、银行家以及自由党和保守党政治家的支持为后盾,公开反对并破坏这次总罢工。市民委员会利用温尼伯日报为舆论阵地,不但不对工人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的要求给予考虑反而诬蔑这次罢工运动是受国外指示的革命阴谋。联邦政府也迅速介入到这次事件中,保守党议员、劳工部部长G·罗伯特逊和内政部长亲赴温尼伯与市民委员会进行磋商。他们拒绝听取罢工委员会的陈述并马上转而支持日甚一日的剥削劳动者的资本家阶级。他们迫使工人复工否则就面临被解雇的危险。同时,联邦政府修订了移民法案,煽动叛乱罪的条例含义也被进一步扩大,那些参加罢工的移民将被驱逐出境。6月17日,政府逮捕了12名罢工领袖和参与者。其中包括加拿大工人运动领袖、刚刚返回温尼伯成为“西部工人新闻”主编的J·S·伍兹沃思。四天后,西北地区皇家骑警参加了温尼伯市中心举行的罢工工人的和平集会,遭到政府镇压,三十名罢工工人受重伤、一名死亡。政府军队血洗温尼伯大街,这一天被称为“血腥的星期六”。
1919年的温尼伯总罢工由于领导者的四分五裂,策略的含糊其辞,在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以失败告终,他们挑战政府权威也选择雇主,然而最终的失败证明了工团主义者策略的无效。
归结加拿大早期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剥夺社会主义运动胜利机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加拿大早期工会领导人宁愿去联合业已存在的政治党派而不愿自己发起政治活动来提高自身觉悟。加拿大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关键人物---J·S·伍兹沃思作为工会成员长期以来目睹了进步党作为一股政治力量挣扎、分裂直至最终消失的过程。前车之鉴,他拒绝了自由党政府给与的内阁大臣的职位。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伍兹沃思发现了自己的斗争形式,当其他社会主义者仍在宣传以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时,他主张在加拿大的这种改变可以通过教育、组织并在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下实现,并且利用它对少数派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在加拿大通过了第一部养老金法。
“对加拿大的工会组织和激进人士来说,20世纪是一个灰暗的世纪:持续的贫困和低工资问题长期存在却无人关注;工人阶级在全力反对洛克菲勒公司形成的所谓的工业民主形式---公司联合会;农民运动的幻想破灭。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横扫整个加拿大,资本主义制度摇摇欲坠,而资产阶级的天生的敌人却在忙于试图拯救这一罪恶的社会而无暇顾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彻底的摧毁。”[2] (p.12)加拿大进步势力形势一片昏暗。如果说这一时期还有所成就的话,那就是激进的农民、工人开始逐步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同”远远大于“异”。终于,1932年农工联合倡导“合作联盟”,以此作为最基本的原则来规范生产、分配、交换活动,进而满足人们需要而非取得特殊利益。在这之前的20年代,社会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伍兹沃思就开始了与一些政治活动家的社会活动,我们称之为“少壮派”(the Ginger Group)。当大危机肆虐之时,他们与各种劳工及社会主义者组织结合***同创立了一个新的社会主义党派,1933年的里贾纳宣言推选J·S·伍兹沃思为新党领袖并给这一新党命名为平民合作联盟[3](the Co—operative Commonwealth Federation)。这样,加拿大拥有了第一个正式的工人、社会主义者组织,加拿大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也逐步由革命工联主义过渡为民主社会主义。
二、平民合作联盟----新民主党
平民合作联盟诞生于大危机时期,它的成长经历了世界大战和经济复苏的洗礼,使本不成熟的加拿大社会主义运动欣喜之中又困难重重。它曾对大家公认的两党制、对长久以来持续交替执政的两大政党---自由党和保守党形成威胁,然而内忧外患之下平民合作联盟不得不进行重整,从而形成了一个既延续传统又有所发展的新的党派---加拿大新民主党。在平民合作联盟---新民主党的发展转变过程中,其指导思想也经历了由激进到稍稍的右转。
在新民主党七十多年的历史上,成立之初的“里贾纳宣言”被认为是所有纲领性文件中最激进的一个。主要表现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和国有化问题上。里贾纳宣言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公正、非人道的,“在财富和机会的分配中存在着极度的不平等”、“无节制的浪费和不稳定”。[4](p.119)宣言还揭露资本主义是一个人压迫人,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的社会,必须推翻这个可恶的社会制度以一个新的、更为公正的社会来替代它。只有在这样的新社会里才能保证普遍福利,而非榨取剩余价值。在国有化问题上,里贾纳宣言要求对银行信贷系统、公***市政服务设施、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电力采矿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施国有化管理。里贾纳宣言是在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1929---1933年的大危机年代诞生,它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与批判是与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相一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统治手段也有所调整,尤其是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领工人的增多、工人持股以及工人参与管理现象的出现,使革命的势头大大减弱,社会改良主义思潮获得发展。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平民合作联盟也逐步出现了右转的倾向。
这一时期平民合作联盟的领导人开始对里贾纳宣言中指出的根除资本主义的结论进行忏悔,他们认为正是这样的提法让这一党派看起来比现实中更为激进、更脱离实际。早在1944年平民合作联盟的领袖戴维·刘易斯就公开表示了他对混合经济的支持,这一行动被看作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背叛、是意识形态的右转、是历史的倒退,然而实际上它却在暗示了这一组织未来的方向。在1956年通过的温尼伯宣言中这种右转更加明显,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大大减弱,对根除资本主义的问题只字未提,在国有化问题上态度相当谨慎。指导思想的变化对平民合作联盟的继续存在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这一政治组织本身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或喜或悲的坎坷。
1935年就在平民合作联盟成长之际,威廉姆·阿伯哈特领导的社会信用党竞选失利,阿尔伯塔省热情的农民政府倒台,加拿大最激进的省份很快成为最保守的地带。同一时期只有在萨斯喀彻温省,平民合作联盟还能得到选票支持。1942年平民合作联盟的一位候选人在保守党的传统选区--育空南部地区取得了中期选举的胜利,这让保守党领袖深感不安,似乎一夜之间平民合作联盟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选举力量。1943年安大略的省选举推动了平民合作联盟选票从5%骤升到了31%,离组阁只有一步之遥;一年后在萨斯喀彻温省赢得了选举胜利执掌政权。[2](p.14)这一时期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平民合作联盟这一新生力量获得的民意支持是它的任何对手所不及的。这一时期似乎看到了加拿大社会主义胜利的曙光,然而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这只是昙花一现。自由党看到了失败的威胁,害怕其智囊团会转向平民合作联盟,于是马上把家庭救济和一系列退役军人法写进了法律条文,并对公众许下了种种动听的诺言。同时,保守党也在自己的名字中加上了“进步”的字样。一些商业团体恶意的支持反社会主义运动,把平民合作联盟与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相连,一些***产主义者甚至也加入了这一活动。而且,为防止民主社会主义占据社会主流意识,***产主义者和自由党组成畸形联盟大大分裂了左翼选票。1945年的联邦大选平民合作联盟的优势已不再突出,在安大略,其民意支持率滑落到了22%,立法议席也从顶峰时期的34个一落千丈,只赢得了可怜的8个席位。
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唤起平民合作联盟战时的发展势头。在渥太华、在从新斯科舍到不列颠哥伦比亚的省立法会议也曾给与了平民合作联盟些许的鼓舞,但都无济于事。成员的四分五裂、领导人的倦怠、经费危机以及日益下滑的支持率,这一切被看作了加拿大抗议活动的终止。尽管在萨斯喀彻温省实力不减,但在萨省的胜利无法成为向整个加拿大扩展的平台。
1957年,平民合作联盟庆祝成立25周年。庆祝委员会收集了各种照片、回忆录、散发的广告,并印制了纪念册,有的人把这看作平民合作联盟稍稍提前的讣告,看似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然而情况变幻莫测,1957年的选举平民合作联盟获得了25个议席,高于1945年以来的任何一次,但公众支持率却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9.7%。当人们正在思考平民合作联盟还能否作为一种社会民主意识的代表继续存在的时候,一年后的选举坚定了人们的信念。1958年平民合作联盟的支持率下降到极点,只获得了8个议席和9%的支持。[2](p.19)同期,党内最受敬重的两位领袖被击败,平民合作联盟的危机已不再是秘密。其实,在这之前的1955年12月,在平民合作联盟和工会内部就召开了关于成立一个新的组织以取代平民合作联盟的讨论,取得了广泛支持;1957年新成立的安大略联邦工党通过大会决议授权平民合作联盟的新的组织活动;同年5月,新党委员会(NCNP)给平民合作联盟和加拿大劳工大会(Canadian Labour Committee简称CLC)以平等代表,6月平民合作联盟一致投票支持与加拿大劳工大会联合。1958年,成立仅两年的加拿大劳工大会于4月声明支持政治联合,进行新的政治运动。 1958年11月新党委员会发表第一本小册子,1959年8月发起第一个大型专题讨论会,讨论有关新党的组织、社会哲学、指导思想等问题。1962年平民合作联盟和劳工联合会分别召开代表大会最后讨论新政治活动。1961年4月平民合作联盟的前领袖斯坦利·诺里斯概括了党的最终组织形式、计划。1961年新党宣言(The New Party Declaration)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党(New Democratic Party)的正式成立。新民主党继承了平民合作联盟的成员组成,也延续并发展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
三、六十年代以来的加拿大新民主党
加拿大左翼领导人做出成立新的组织以发展存在了近三十年的平民合作联盟的决定是形势所迫,同时也另有考虑。在加拿大工人运动的历史上,许多工会组织的领导人宁愿与业已存在的强势党派去结合而不愿自己发起社会运动,而且,左翼组织与工会之间大大脱节。分析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运动要有所发展不能脱离工会的支持,加强与工会的联系成了领导人不可不考虑的问题。同时,作为政治活动主体的政党要使自己的社会理念得到实现去争取选民、扩大选民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自平民合作联盟成立以来,左翼力量在讲法语的魁北克地区几乎空白,然而,魁北克在地理上来讲是加拿大的一个大省,就政治活动来说要在整个加拿大有所作为是离不开魁北克的力量支持的,所以,在魁北克地区取得左翼力量的突破也是新民主党成立的原因所在。
追溯新民主党自1961年正式成立以来的历史,迄今为止***经历了五届领导人:1961-1971年为T.C.道格拉斯,1971-1975年为D.刘易斯,1975-1989年为E.布罗德本特,1989-1995年为A.麦克劳克琳,1995-2002年为A.麦克唐娜,2002年J.林顿成为新民主党的新任领导人。与它的前身平民合作联盟相比,新民主党的成立也算左翼决策的一种成功,虽然迄今为止仍未在加拿大联邦执政,但在联邦政府里新民主党在少数政府事务中的影响一直最大。新民主党党员和议员大多数来自中部,最集中、主要的是来自渥太华,在魁北克一直未能选出议员。曾有一位魁北克加拿大进步保守党议员1986年脱党加入新民主党,但次年又离开新民主党。尽管如此,1987年仍在魁北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欢迎。[5] (p.609)
作为加拿大政坛上的一支力量,新民主党在国内事务中充当着社会主义和复合经济稳健派角色,倡导福利国家,忠实地拥护联邦政府,因而更能得到各省地方权力机关的认可。在对外事务中,以和平主义为指导,表现出强烈的缓和倾向。然而由于新民主党在一些问题上对美国的较排斥立场美国的一些作家在文字评论中称新民主党为“战斗的民族主义的据点”。诚然,作为加拿大的国内政治派别,新民主党反对加拿大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北美空防联合司令部(NORAD)的事务中,要求加拿大成为无核区。在对外贸易和外资产业尤其是美国资产在加比例问题上,强烈要求加拿大经济的完全独立。但我们应该看到,新民主党的民族主义是温和的而非战斗的。正是迫于新民主党的压力,自由党政府才设立了一些民族主义机构,如国家能源规划署和外国投资审查局。
总之,自新民主党成立以来,它品味了作为选举组织的起伏跌宕,指导思想也进行着微妙的变化。时至今日,新民主党仍只是一个在地方执政无缘联邦政权的政治组织,但它并非可有可无的,正是在新民主党的建议推动下,加拿大的各项福利政策和社会问题才可以更好的解决。对整个加拿大尤其对部分省区来讲新民主党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作者简介]张晓红(1975—),女,河北保定人,2005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现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教师。
参考文献:
[1] 彭坤元.《加拿大民主政治的考察》[A].姜芃.《加拿大民主与政制》[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 ]Desmond Morton. NDP: social democracy in Canada [M]. Toronto, 1977.
[3] The Co—operative Commonwealth Federation,国内多数人称之为“平民合作联盟”,也有人称之为“合作联邦党”
[4] 陈启能.《活跃在加拿大政坛上的新民主党》[A]. 姜芃.《加拿大民主与政制》[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 蓝仁哲、廖七一.《加拿大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