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场上耳机琳琅满目,笔者也顺便聊一下一些耳机的基本概念吧;首先,耳机会伤耳朵吗?答案是不肯定的,耳机会不会伤耳有许多的变因,主要还是再于聆听习惯、聆听内容以及耳机本身调性。
如果喜欢大声听音乐,又喜欢强烈的低频、又挑选低音强烈的耳机,那基本上你的耳朵大概也去了一半。一般来说,人对于低音的忍受力是大于高音的,当高音超过人的正常忍受范围,人的耳朵可以快速的提出警讯,但是当人感受到低音造成不适,那其实早就超越耳朵能够忍受的范围了。
正确的聆听,首重不要用过大的音量,低频最好少一点,而且无论是否耳朵感到不适,听音乐一阵子最好还是主动休息一下,这样才会听的久。
一般的耳机分类则分为开放与封闭,开放又可分为半开放以及全开放。半开放与全开放的差异很微妙,不过一般来说就是在于对于漏音的程度,全开放如GRADO、AKGK701等听起来就跟喇叭一样,聆听者所听的音乐会完全漏出,聆听者也可轻易的听到环境的声音;至于半开放耳机像是BeyerDynamaticDT880则透过一些机制例如只在部份区块开孔,营造本体为开放式设计,但又可将部份声音封在耳罩框体内。
而封闭耳机一定是封闭的吗?这倒也不尽然,例如动圈耳塞式耳机像是DenonC701或是如SonyMDR-Z1000、BeyerDtnamaticDT770这类耳机,会在框体开一些小孔作为负压设计,使声音多半虽被封闭在框体内,但由于有负压孔的关系,低频不会被完全封住,减少声音不断反射造成不适。
虽然基本上开放与半开放耳机的空间感通常会比封闭式耳机宽阔,但这只是基本上,透过声学设计,利用反射与单体配置,依旧有空间狭隘的开放耳机,以及音场辽阔的封闭耳机。
另外一般的耳机驱动方式可以分为静电、动圈以及平衡电枢,静电耳机如STAX就不是一般消费者会碰的产品,笔者就当它不存在了XD动圈是最普遍的耳机设计,利用磁铁与线圈作为发生主体,利用耳机框体作为反射框体,借此营造声音,单体的排列位置、是否倾斜设计,以及框体的形状都会影响耳机的声音,同样的单体在不同的框体上,或是改变框体的前后位置,都有可能造就不同的声音。
平衡电枢目前多出现在耳道耳机,不同于动圈耳机是磁铁与线圈设计,又称为动铁的平衡电枢单体是使用微机电技术所生产,虽然响频范围不像动圈宽广,然而容易驱动,并且容易以多个单体堆叠弥补一个单体范围不足的劣势;虽然平衡电枢耳机受到耳机框体的影响较小,不过单体到耳朵导管的材质、长度,以及固定单体的吸震能力也会影响耳机的声音。
至于上述的耳机到底有没有绝对的好坏,笔者倒没有特别的偏好,笔者对耳机本身的诠释方式,以及与手边讯源的配合程度比较重视,只要声音听起来是笔者偏好的,什么形式的耳机倒没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