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회사 전체 - 青春舞会皇后的幕后制作
青春舞会皇后的幕后制作

2003年,琳赛·洛翰、希拉里·达芙与亚伦·卡特的三角关系导致两人一场“Catfight”(指女性之间的争执),并被一些媒体刊登报道。当林赛2004年走在路上的时候,有路人故意向她喊“杜芙”以嘲讽她。但两人后来都分别澄清,这样做并无恶意。而林赛也在2004年5月1日的《周六晚现场》里向由瑞切·德拉许(扮演的希拉里道歉,并且说到:“我和希拉里并没有互怄对方的气,只是我们都与同一名男孩约会了,这都是些学校里常见的小事。”而恰恰在2004年,两部有她角色作旁白的电影与大众见面,竟然都是涉及学校少女间勾心斗角之事。

第一部是迪士尼的《青春舞会皇后》,林赛早在2003年接受了该影片,但开始时,这部电影主角罗拉的台词本来却是为希拉里·杜芙而写的。因为后者排期已满才作罢。这部影片是林赛第一部非翻拍电影,也是第一部完全以她为中心的电影,同时还是林赛几部没有离奇童话色彩的影视作品之一,但是剧情依然是浪漫的因素居多。片中的罗拉不情愿地跟随妈妈从纽约搬到新泽西,在学校遇上了好友埃拉。罗拉一方面在学校通过竞争获得了当上《皮格马利翁》主角,另一方面与埃拉一起接近自己的摇滚乐偶像斯图·沃尔夫。后来舞台剧演出获得成功。这些经历使罗拉最后认识到“真正的现实生活可以比幻想还要有着更多的乐趣……在每个地方。”

在这部电影里,林赛为电影唱了四首歌:《Drama Queen(That Girl)》、《What Are You Waiting For》、《Don't Move On/Living for the City/Changes》和《A Day in the Life》,在跳舞机上一展身手,还演戏中戏,并配合着自己的旁白推动剧情。但是这无法掩饰剧本和情节上缺陷。这是林赛在Imdb网站中目前得分最低的电影,只有4.4。尽管有如观众Katrina Anne Van Tylor所写的:“(林赛)的上部电影《年轻戏剧女王的表白》是2004年最让我失望的,但是她扮演的人物却是那里唯一的亮点。”该电影收视平平,而且饱受评论责难。由此可见,当时从影6年的林赛还缺乏好莱坞当家花旦的票房号召力。罗伯特·爱德写道:“尽管(林赛)还是个有前途的新星,但是要人原谅她的“表白”前,她自己得先忏悔一下。”而《贱女孩》应该就是爱德所说的忏悔 。

你是否在企盼新派暴力动作片《杀死比尔2》的尽快登场?对渐次精彩的后半段情节充满期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需耐心等待了。原定于2004年2月20日登场的《杀死比尔2》却传出消息:因故推迟到2004年4月16日方可出世。比尔迟到了,罗拉顶上了,空出的档期就是由这部《青春舞会皇后》顶上,暂时忘却极度考验您感官耐受力的比尔吧,先尝一尝酸酸甜甜的青春开胃汤,2004年的大餐随后就上。 漂亮服饰,劲爆音乐,知心朋友,青春年少的每一天我们都像在和自己作战,任何一面处理不好都会点燃小小生活的雷区,一个微小的决定就会引发震天的戏剧性变化。啊,说得有些骇人听闻,这没啥奇怪的,对于罗拉·赛普(琳赛·洛翰饰演)来说,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琳赛从小就对镁光灯及各类镜头免疫,3岁就开始为电视广告片当模特,琳赛的中学成绩全A,尤其擅长理科;体操,游泳,旱冰,骑自行车,唱歌,她样样精通。“我就是青春舞会皇后,虽然初来乍到,但心中的我俨然就是Superstar。剧本一到手中,我就认定它非我莫属,早想拍那么一部青春片,适用于每一个转学后需要打理新关系的花季少女——喜欢新衣服的女孩必然喜欢挑战,琳赛·罗翰这样,我也一样;从威尔士到好莱坞,就像当年摇身校花的美梦。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挑选演员的我就像在抽签;生命中最大的乐事就是听孩子们看你的作品时发出的笑声。”——曾执导影片《狂牛》的威尔士女导演莎拉·舒格曼的拍片感言,因而她被制片人称为“罗拉的威尔士版”。

还记得《辣妈辣妹》里那个跟老妈有严重代沟的高中小辣妹吗?她喜欢尝试新鲜,对老妈古板的教条无法忍受,因此来了个身份大挪移,彻底地进行了一回换位思考。事隔20多年再度重拍的《怪诞星期五》(Freaky Friday)以2500多万美金的制作成本换来票房的飙破1亿,为2003年迪斯尼称霸全美电影票房市场添砖加瓦,功劳簿上自然少不了小主演琳赛·罗翰一笔,她先后主演了《天生一对》、《辣妈辣妹》两部迪斯尼老片重拍的作品,可谓元老级人物。在当年出演《天生一对》受到瞩目之后,琳赛就跟迪斯尼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接演了迪斯尼电视电影《娃娃看天下》以及《小记者大侦探》。在《辣妈辣妹》中她不仅与老戏骨杰米·李·柯蒂斯一飙演技,还初献歌喉,亲自演唱该片片尾曲“Ultimate”,并收录在电影原声碟当中,有迪斯尼的追捧,小妮子想不红也难!

在时尚界,琳赛被誉为“邋遢摇滚版“的克里斯蒂娜·里奇,划入了“It Girls”的光鲜队列。所谓的“It Girls”是美国传媒对“自身条件万事俱备的女孩”的封号,标准是你既得年轻、又得样貌动人、还要多才多艺,最终必须掌握啥衣服穿在身上才好看。之前的凯特·哈德森、克尔斯腾·邓斯特,与琳赛一同起步的爱娃·门德斯、伊丽莎白·班克斯、安娜·费尔斯,都是这一标准的代言人。而琳赛一开始便朝影视歌平行进发,一边参与电影电视拍摄,一边与知名流行乐经理人签下了5张专辑的合约,衣着奉行Teen Chic,一身Marc by Marc Jacobs与Paper Denim的打扮再搭配一副青春可人形象,只要你春心尚在,难免不会心动。谈及理想,她说麦当娜、奥黛丽·赫本都是她崇拜的偶像,物质与古典,事物的两极方向,没办法,她就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