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日光温室具有充分利用太阳光热资源、节约燃煤、减少环境污染等特色。在北纬34°~40°地区,冬天不加温,仅依靠太阳光热,加火强化保温或少加温的情况下,就可以在冬季生产喜温性蔬菜。目前节能日光温室类型变化较多,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辽沈Ⅰ型日光温室。这种日光温室跨度7.5~8.0米,脊高3.5米,后屋面仰角30.5°,后墙高度2.5米,墙体内外侧为37厘米砖墙,另外选用了一些新的轻质保温材料配合墙体保温,操作省力,如用9~12厘米厚聚苯板代替干土、炉渣做墙体的中间夹层,用轻质的保温被代替草苫作为夜间外覆盖保温材料,后屋面也采用聚苯板等复合材料保温,拱架采用镀锌钢管,配套有卷帘机、卷膜器、地下热交换等设备。
(2)改进冀Ⅱ型节能日光温室。这种日光温室跨度8米,脊高3.65米,后坡水平投影长度1.5米。后墙为37厘米厚砖墙,内填12厘米厚珍珠岩。骨架为钢筋折架结构。这种日光温室结构性能优良,在严寒季节最低温度时刻,室内外温差可达25℃以上。
(3)廊坊40型节能日光温室。这种日光温室跨度7~8米,脊高3.3米,半地下式0.3~0.5米。前屋面的上部为琴弦微拱形,前底角区为1/4拱圆形,采用水泥多立柱、竹竿竹片相间复合拱架结构,或钢架双弦、单中柱结构。前坡以塑料薄膜和草苫覆盖。后屋面仰角50°,水平投影0.8米。后坡为秸秆草泥轻质保温材料。后墙体为土筑结构,后墙高度为2.2米,底宽为4米,顶宽为1.5米。前底角外部设防寒沟,以加强防寒保温效果。后墙上设通气孔,利于炎热季节通风降温。
(4)寿光第五代温室。温室内南北跨度11~12米,脊高4.8~5.2米,半地下式0.6~1.0米。后墙体为土筑结构,后墙高度为3.5~4.0米,底宽为5~7米,顶宽为2米左右,山墙底部厚5~7米,顶厚1.5米左右。前屋面的上部为琴弦微拱形,前底角区为半拱圆形,采光面由钢管、竹竿、竹片相间组成复合拱架结构,以塑料薄膜和草苫覆盖,采用多排水泥立柱支撑,坡面平均角度为17°左右。后屋面仰角为30°左右,水平投影0.8~1.2米。后坡为薄膜、秸秆、草泥等分层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