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的发展演变历史漫长,秦朝称为“刻石”,汉朝以后称为“碑”。如秦朝有《泰山刻石》,汉朝有《张迁碑》。后来形式、用途增多,出现了碣石、摩崖石刻、墓志、造像记、石经等。碑,简单说就是一块刻有字的大石头。
早期的碑上并不刻字,只是一块长方体的大石头被立于宫前用以观测日影,或立于寺庙中用来拴住祭祀用的牲畜。
到了战国时期,贵族落葬用的墓穴很深,棺木需要用辘轳绳缓缓下放,“大石头”就被用作装辘轳的支架。殡仪结束后,这支架常被留在墓地里。久而久之,人们为了纪念逝者,就在这块现成的石头上刻写死者的生平,以追述世系、歌功颂德,永垂后世。
在纸尚未发明、墨还没有大量使用之前,石头上刻字成了王公贵族记载史实、表彰功德的方式之一。于是,碑石的文字纪念功能逐渐取代了实用功能。唐代初年,在秦国故地岐州雍县的三畤原(今陕西凤翔)出土了十块上小下大、顶微圆、外形似鼓的“大石头”,每块石头上刻有四言诗一首,诗的内容记叙了秦国君出行游猎的场面。
这些刻有诗句的石鼓被称为“猎碣”(碣,指圆顶的石碑),而这些刻于鼓形石头上的文字则被称为“石鼓文”,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被誉为“石刻之祖”。
典型的石碑呈长方形,高达数米,中部或顶部有圆孔用以穿绳。讲究的碑设有镌刻螭龙、麒麟的底座,碑石正面刻有碑文,上部多有用篆书写刻的碑名,也叫“碑额”,其背面、侧面或刻有文字,分别称为“碑阴”、“碑侧”。碑一般是书丹上石,即由书写者用朱墨把字写在磨平的碑石上,再经镌刻而成。人们常用“金石气”、“金石味”来概括碑刻的书法特点。
这是因为刻碑者往往因循刀法的方便而与原书丹之字有所出入,字的笔画风格也因此而略有变化。当然,还有的碑刻甚至未经书丹而直接“奏刀”。在这一道镌刻的程序中,或多或少因着工具、材料的特性,融入了刻工的技艺和情趣,这种综合的艺术呈现,使得碑刻拥有了区别于绢素上书写的艺术特性—金石味。这金石趣味,实际上是书者与刻者***同创造的成果。
总结:磅礴大气、雄浑古拙的碑刻,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推崇。从平滑光洁的碑碣石刻到苍茫浑朴的摩崖石刻,书法依赖于刻石而经久不衰。现坐落于陕西西安、山东曲阜、四川西昌和台湾高雄的“四大碑林”,集中展示了历代碑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