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红釉又称鲜红釉、宝石红釉、霁红釉、积红釉、醉红釉,是一种极为名贵的颜色釉。霁红创烧于明早期,因作为皇帝御用,并用于礼敬天地日月的名贵红釉瓷,故名”祭红“。霁红釉色深沉,釉面光润,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无黑点、无色斑,非常珍贵。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霁红达到艺术高峰,但在明末失传。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在皇帝的支持和参与下曾倾尽良工复烧霁红。遗憾的是在清乾隆后霁红釉的烧制再度失传。
《历代名瓷图谱》中云:“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然而好物难求,至宝更是得来不易。当初古代窑工们为了配制出祭红釉料,曾将黄金、珊瑚、玛瑙、玉石这样极珍贵之物尝试着掺入釉料中,可即便如此不惜成本,也往往因为温度控制不好,或是气氛、时间等因素稍有差异,同样使得烧制失败。正是由于祭红器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他名贵色釉瓷更为珍罕,也是各类釉色的瓷器中最难烧造的品种之一。
霁红又称“祭红”、“积红”、“宝石红”、”鲜红“、”醉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名贵颜色釉。
霁红釉创烧于明代早期永乐时年间,具有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无棕眼、无黑点、无色斑的特征。其釉色殷殷如初凝之鲜血,夺目而不落艳丽、浓郁而不失润泽,深沉华贵,莹润匀净,宝光内蕴,娇嫩灵动,有着红宝石般的光泽,可谓色之极致、动人心弦。因此被誉为“红中翘楚”。
发展与传承
大明永乐、宣德年间,为了满足皇帝对红釉钟爱,景德镇御窑厂匠来如织、窑火连天,甚至留下“翠兰投火祭红”的凄惨传说。最终,在御窑工匠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创烧出有着红宝石般光泽的“霁红釉”。 从此,霁红就成为皇家御用的重器,仅供帝王使用。
霁红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全部由御窑烧制,民窑不许生产,如果违犯此规,严重者甚至有杀头之罪。为了保证了皇家对霁红釉瓷器的垄断,御窑厂生产的霁红釉瓷器即使有残破、瑕疵,也一律打碎深埋,片红不得流入民间。
宣德朝时,霁红质量达到了顶峰,其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宝光内蕴,釉色之美绝世无双。
霁红传说
相传明宣德年间,景德镇民间有位陶瓷艺人有位女儿,取名叫翠兰,父女俩相依为命,以制瓷为生,女儿翠兰从小跟随父亲学艺制瓷。
翠兰十八岁那年,有一天宣宗皇帝突想要鲜红的瓷器祭奠日神,就下旨设在景德镇的督窑官督烧这件御瓷,窑工日夜加工烧窑,怎么都烧不出令朝延满意的瓷器,督窑官鞭打窑工,并将窑工关进监狱,并要处死这些窑工,翠兰的父亲也在其中。翠兰知道后,忧心如焚,祭拜窑神,在窑神指点下,得知需用少女的鲜血烧制才能可行。
悲愤的翠兰为了救父亲,沐浴更衣后纵身跳入熊熊窑火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议督窑官的暴行。两天后,当窑工打开翠兰焚身的窑炉时,惊奇的发现烧成的陶坯呈现出鲜血一样的红色。红色的祭器烧成了,人们说这是翠兰的血染红了陶坯。于是就把这样的红色的瓷器称为祭红。
从唐代开始, 中国陶瓷 艺人就发明了红釉烧制技术,北宋年间,河南禹县的 钧窑 完善了这一工艺,烧出了世称" 钧红 "的 红釉 陶瓷。但是,钧窑的烧制工艺还不成熟,红釉中往往掺杂进其他的颜色,而景德镇人在宣德年间烧出的祭红,从颜色的色泽和纯度上,都超过了钧窑,人们把它叫做"宣德祭"。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红釉的烧制技术莫名其妙地失传了。
明朝宣德年后,几百年间一代又一代景德镇人,断断续续曾多次试烧这种红釉瓷器,但都没有烧出过当年那样的祭红。
清雍正时, 皇帝对霁红极为喜爱,对其复烧极为重视,为提高其呈色质量多次下旨监督。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磁盘边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是何原故,尔将此破磁发给年希尧去,着伊照此破磁釉水烧造,钦此。”
雍正霁红釉是在康熙郎窑基础上,经过雍正皇帝的亲自督办,以及年希尧、唐英等***同努力,终于复烧成功。雍正朝霁红色泽较为润泽艳丽,有的釉表有橘皮纹。但存在釉色浓浅不等的工艺缺陷,部分有深褐、正红、粉红甚至苹果青等色。
雍正皇帝命宫廷画师创作的《十二美人图》中,霁红釉瓷器多次出现。
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叫做《祭红》的电影,为了影片拍摄,需要有一件真正的“祭红”花瓶。但因屡烧不成,后来只好用一件“郎窑红”代替。其实民间早有说法,叫做“千窑一宝”,就是说在上百炉的窑火中,才能得到一两件祭红。
撇口呈喇叭形,束颈,溜肩,下鼓腹,圈足外撇。唇口和圈足均有一条整齐的白边,俗称灯草边。釉质凝重深沉,呈色均匀艳丽。
尊撇口,短颈,圆肩,长敛腹,近足处外撇,圈足。外施红釉,里口和底部施苹果绿釉。
此器风格朴实,造型端庄规整,釉色红艳光亮,是康熙时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作品。
撇口,束颈,垂腹,圈足。通体施霁红釉,呈暗红,釉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气孔。底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6字双行楷书款。器型较前代厚重饱满。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
辨别
民国时出现这一品种的仿制品,多以钻石类工具在雍正霁红釉器上钻刻三果或四鱼图案,然后填以白釉,入窑经高温再次烧制而成,几能乱真。对于此类仿品,鉴定时应着眼于所填白釉与原来红釉的边缘不能完全融合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