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枢(1257~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官太常博士,赵孟頫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可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二妙”.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做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在《书林藻鉴》中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笔法古朴,字体严谨,气魄恢宏.行草有所写的自做诗《大字书赞》和《唐诗草书卷》,更现笔法纵肆.此卷若与鲜于枢的《大字书赞》和《杜诗卷》〔现藏故宫〕相比,在气度开放和笔锋节奏上要远远超过前二者.
在唐代,曾有两位大诗人写过《石鼓歌》,一是韦应物,一是韩愈.鲜于枢所写的《石鼓歌》是韩愈所做的七言诗.韩愈〔768-824〕是唐代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史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先后赴卞州董晋和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处任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移袁州.不久回朝,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石鼓文,亦称猎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无具体年月,唐人韦应物和韩愈的《石鼓歌》都认为是周宣王时期的刻石.宋人欧阳修的《石鼓跋尾》虽设了三个疑点.但还是认为属周宣王时史籀所作.宋人郑樵《通志略》则认为《石鼓》系先秦之物,作于惠文王之后,始皇之前.近人罗振玉《石鼓文考释》和马叙伦《石鼓文疏记》都认为是秦文公时物,于韦、韩说法出入不大,只相差十七年.据郭沫若考证,《石鼓》作于秦襄公八年,距宣王更近.所不同者,出于宣王时史籀手笔或秦臣手笔罢了.《石鼓》于唐朝初出土于天兴三畴原〔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三畴原〕以后被迁入凤翔孔庙.五代战乱,石鼓散于民间,至宋代几经周折,终又收齐,放置于凤翔学府.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尤其喜欢《石鼓》,于大观二年〔1108年〕,将其迁到卞京国学,用金符字嵌起来.后因宋金战争,金兵进入卞京后,看到石鼓认为是“奇物”,将其运回燕京〔北京〕.此后,石鼓又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防止国宝被日寇掠走,由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主持,将石鼓迁到江南,抗日战争后又运回北京,1956年在北京故宫展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高宗为更好的保护原鼓,曾令人仿刻了十鼓,放置于辟雍〔大学〕.现仿鼓在北京国子监,其形状于刻字位置与原石鼓有不少差别.石鼓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没有流传下来.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正,但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的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字体.传说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经对金文进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称“籀文”石鼓文是大篆流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宋安国所藏石鼓宋拓本,被民国秦文锦售给日本东京河井荃庐氏.
鲜于枢行书《石鼓歌》传世有二件,一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作于大得五年辛丑,年45岁,伯机即逝于此年,盖绝笔也.书于经折纸上,表为横卷.其二即此卷,虽无款,而笔法圆劲雍容,挥洒自如,望而知其为鲜于枢最成熟期之精品,且纸墨完结,又胜大都会一筹.
请楼主注意!由于原地址无法复制我可是一字一句的打出来的!
这是原地址:/RenWu/RenWu.asp?ID=A-0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