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问题平台事件频发,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2015年2月,问题平台已达494家,其中,包括纯诈骗跑路型、提现困难型平台、经营不善停业型、经侦主动干预型四大类。
案例1:善林金融
善林金融涉嫌自融。投资人的钱直接由POS机划到公司账户,但公司却把这些钱转移到善林控制人的公司里去投资实业,而投资者每月所收到的钱均由私人账户转出,属于严重的自融行为;公司借新还旧,偿还高息。善林金融允诺的收益率非常高,而经警方调查发现,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其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虚假宣传,打造“大而不倒”形象。警方通报称,善林金融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做足包装宣传,在民众中营造“大而不倒”的公司形象,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公司曾两度受罚。2015年7月13日,因违反《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被下令整改并处以55万元的罚款,之后同年12月16日,因虚假宣传再次被处以10万元罚款。
案例2:唐小僧
唐小僧实控人背景神秘。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被质疑只是代理人,实控人具有“神秘背景”,且至今无人对此进行澄清;平台无银行存管。唐小僧自2015年5月成立以来,至今未上线银行存管;“高额返利”在业界早已鼎鼎大名。因为理财还能返现金,所以平台的“羊毛流量”很大;平台的信息披露差。信息披露差一直为人所诟病,募集资金的真实用途、还款来源以及资产抵押情况均未披露。为获得投资人信任和接受,想方设法给自己披上国资的外衣,于是就有了假央企“瑞宝力源”事件。
案例3:联璧金融
联璧金融收益率畸高。联璧金融"铃铛宝3月期"、"铃铛宝6月期"两款产品历史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10%、12%,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平台涉嫌自融。投资者投资联璧的产品,所有的资金流动都在斐讯供应商之间,包括零钱计划。斐讯和联璧之间自融嫌疑非常大,且斐讯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明显不合规。官网上的服务协议中写道:“公司不对金融产品交易的参与方的真实性、充分性、可靠性、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承担任何责任”,“本公司股东、创建人……雇员不保证平台内容的真实性、充分性、及时性、可靠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并且免除任何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这种协议明显违反合规要求;没有银行存管。联璧金融自成立以来,至今未上线银行存管。
案例4:雅堂金融
雅堂金融是有名的高返利P2P平台,网贷之家显示其参考收益率高达16.6%;平台涉嫌自融。如果说其他平台的自融还是遮遮掩掩的,那么雅堂金融则是明目张胆的自融。自2017年6月起,雅堂金融的多个标的明确写着为其股东或旗下产业融资,其中一个借款标的明确写着借款是为“雅堂控股集团参股企业股东融资”,另一只创业标中也明确地写着“融资项目为雅堂家具馆”;平台自上线起未接入银行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