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회사 전체 - 临期食品尚处于早期创业爆发期
临期食品尚处于早期创业爆发期

1

在一些准备创业者的眼中,临期食品成了消费浪潮下的“新商机”。

尤其在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家临期食品品牌获得融资。

2021年4月,小象生活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同年3月,两家临期食品品牌爱折扣(原食惠邦)和繁荣集市(Boom Boom Mart)分别完成了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和Pre-A轮融资。

此外,行业的老玩家好特卖,更是在一年之内拿到了4轮投资。

以好特卖、小象生活、繁荣集市代表的线下临期食品专卖店以加盟、联营的方式加速扩张;而在线上购物平台,好食期、甩甩买等临期食品专卖店,月销量也能上万。一时间,临期食品生意成了香饽饽,这背后是逐渐扩大的市场需求。

一份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临期食品市场规模,2020年达到194亿元人民币,预计2021年将突破200亿人民币。

但也有临期食品店店主表示,“很多人觉得临期食品毛利率高,是个躺着都能赚钱的行业,但真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理想。”

目前,临期食品尚处于早期创业爆发期。其仍面临供应链不完善、货源不稳等诸多难题。

能从厂家渠道拿到货的都是一些大的经销商和批发商,他们都是以吨货车来算量,王浩就是从这些批发商处购货,但他没有固定的批发商,“一般是这个批发商拿点,那个批发商拿点,就拼出了一个临期食品库”。

每次去批发商仓库都会发现货品不同,因为这些大的经销商也都是从不同的批发商那里东拼西凑来的货物。

但这个“东拼西凑”的过程也使得货源产生了差价,所以每个中间商的价码也不一样,“这就看你的议价能力了”。

当然,与这些相比,更让人关注的是这个在四五年前就出现的“新业态”,为何现在才蹿红?

这也与疫情紧密相关。

2

临期食品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行业,尤其是最近两年,临期食品升温特别快。

2020年,因疫情影响,临期食品行业的上游供应量激增,整体进入爆发期,再加上中国现阶段正提倡“供给侧改革”和“杜绝浪费”

因此,临期食品在2020年一下“蹿红”。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得以快速扩张。

此外,一部分消费者认同临期食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的发展。

目前,线下实体店比较受关注的临期食品品牌有好特卖、小象生活、繁荣集市。

主要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布局,据其最新项目合作书显示,好特卖***拥有170家门店,位于行业第一梯队。

同为竞争者的小象生活,2020年创立,在2021年4月开启天使轮融资,随后进驻了南京、扬州、合肥,以及黄梅、溧阳、东海等多个县城,瞄准下沉市场。

据悉,80多家进口商签订战略库存分销合作协议。

繁荣集市成立于2020年8月,今年3月份Pre-A轮获挑战者资本,同样主打一二线城市, 以大学生和白领为主要消费者。

现阶段,临期食品,仍处于比拼扩张速度和规模效应阶段,差异化并不明显。

在产品上,不论是牛奶、饮料类,还是面包、饼干、零食类,又或是瓜子、花生等坚果类,平时最常吃的品种,每家店里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在价位上,以品牌原价的1-5折的价格售卖。例如,原价9.9元的旺仔小熊饼干在折后店铺现价3.8元,120元的进口红酒只需31.5元,120元的进口燕麦饼干打折后只需6.8元。

商品价签呈现形式上,无一例外地,商品原价被横线划掉,取而代之的是远低于原价的商品售价。

在线上较知名临期食品平台为好食期、甩甩卖。两家平台的产品类似,但运营方式存在差别,好食期和甩甩卖均有自己的APP、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运营模式上,好食期主要采用“商家入驻+自营”模式,甩甩卖主要为自营产品。

在拼多多上,有家临期食品店的粉丝已超过9万人,拼单超10万件。成立于去年9月的名为“我爱临期食品”的豆瓣小组如今规模已经扩张到7万人。

从消费人群上看,国内选购临期食品的以年轻人为主,主要包括“90后”、大学生以及一些二三线城市工作生活的青年人。

因为价格便宜,商品又在保质期内。

3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接近3万亿元。

2020年临期商品的行业规模约300亿元。所以有了大量临期食品“货源”。

大量临期食品的“货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食品企业激烈竞争,“内卷”之下,产能供大于求;二是,各消费品牌为抢占市场,不断推出小众口味新品,且未取得预期市场表现,产生巨大的库存挤压,而出现滞销;三是,进口食品为临期食品的大户,在疫情期间,由经销商到零售终端,消耗了过长的时间,加速了食品向临期的转变。

此外,国内的零食品牌像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来伊份等,每个品牌的SKU均有数百之多,其销售不理想单品也是临期食品的主要货源。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实体零售商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本2014年就存在于市场的好特卖,在2020年才迅速拓展市场,吸引到消费者的注意。

从消费层面看,艾媒咨询张毅表示,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驱动力是低价。

在临期食品业态升温的背景下,传统商超、生鲜超市、便利店也在布局临期食品货架。

如家乐福、沃尔玛重新整理了临期食品货架;京东七鲜、盒马鲜生等生鲜平台也设置了专门的临期商品区域;便利蜂等便利店连锁品牌布局了临期食品折扣专柜。

有行业人士称,当下临期食品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考虑到临期食品保存不当易出现变质变味,想要保证稳定的客源,还须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4

目前,对于临期食品的政策主要是界定条件、质量安全方面的规范,而临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使得临期食品零售商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升温的临期食品市场,引来不少试水的人。

在北京,好特卖的门店基本占据了人流量极为可观的醒目位置,像西单大悦城、长楹天街、金源燕莎、大族广场、三里屯soho等众多人气商场及核心商圈,都有好特卖的身影。

位于双井富力广场负一层的好特卖紧邻地铁进出口;银河SOHO的好特卖在下沉广场中间位置,且临街;崇文门首秀的一层醒目位置也引入了好特卖。另外临近地铁进出口的一些位置也有引进好特卖店铺。

好特卖以合伙人制度拓店,店铺交给经营合伙人打理,好特卖负责房租、供货、物流配送。经营合伙人需要支付34万元保证金以及19800元培训费,经营合伙人的收入则是店铺销售额的12%,同时需要负责店铺的人员成本以及电费支出。门店通常面积在80至120平方米,近一季度月销售营业额平均是在25万元到30万元。

关注临期食品业态人称,在北京的好特卖门店,若按照上述标准来算,100平的店面,人工、水电每月需要固定在2万元左右,按照30万元销售额,合伙人每月3.6万元的分红,除去人员、水电开支,所剩不多。

有行业人士表示,临期食品看似火热,但隐藏着品牌拓店盈利的玄机。

另外临期食品产业链也存在很大弊端,供应商掌握较大话语权,行业痛点为产品供应不稳定以及门店运营精细化要求高。这些痛点在后疫情时代供给侧逐步恢复正常后更加显,僧多粥少的局面会让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也表示,“从长期看,临期食品属于短需行业,不可持续,市场极易出现迅速饱和,导致激烈竞争。”。

否则难以拿到货物或拿货成本太高,最终导致亏损。

精细产生的冗余,行业“内卷”之下的产物,在疫情一个极为特殊时期造成的库存积压,传导到下游推红了临期食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