현재 위치 - 법률 상담 무료 플랫폼 - 회사 전체 - 广州车展实拍解析上汽大众ID.4 X!
广州车展实拍解析上汽大众ID.4 X!

11月3日,大众汽车在中国发布了基于MEB平台研发的纯电动SUV——大众ID.4,该款车型在一汽大众体系下被命名为大众ID.4?CROZZ,而在上汽大众旗下则被命名为大众ID.4?X,中文名为光荷X。目前两个版本的大众ID.4都已经开始接受预定了,预售价将不超过25万元。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我们有机会能近距离感受大众ID4的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上汽大众ID.4?X(以下简称“ID.4?X”),为大家介绍这款万众期待的大众纯电动SUV。

在车型外观方面,ID.4?X采用大众品牌最新电动车家族“光语律动”设计语言,在很多细节处都使用了柔和的曲线设计。这点在ID.4?X的车头处特别明显。其中封闭式前脸以及下方两侧的外扩通风口就能看到复杂的曲面转折,为车头增加了层次感和柔和之美。另外前脸的贯穿式灯带通过大众车标,将两侧IQ.?Light光眸矩阵式大灯联系在一起,让车辆从前面看起来更加犀利。

车身侧面,ID.4?X采用了三色设计,其中上半部分是极具金属质感的银色A柱、车顶边框、C柱,而B柱和车顶主体使用了熏黑处理。而在车身下半部分则是以黑色包围,辅以亮银色防刮条。整体来看这样的设计层次感丰富,色彩搭配比较协调。另外从A柱下方延伸至尾灯的腰线并没有采用大众特别喜欢的直线设计,而是在后车门至尾灯处有个向上的跳跃,十分灵动。车身尺寸方面,ID.4?X的长宽高分别为4612mm/1852mm/1640mm,轴距2765mm。

另外车身侧面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ID.4?X的两个充电口同时放在了车辆右侧,这是比较少见的。不过这样的设计虽然看起来比较方便,但究竟实用性怎么样还有待考察。

ID.4?X车尾最大亮点是具有贯穿式灯带的LED尾灯灯组,辨识度和科技感都比较高。另外主灯组采用了层次丰富的多边造型,兼顾了时尚和精致。除此以外,ID.4?X的车尾造型还是比较常规的,主要以厚实稳重为设计理念,而下方两侧外扩式雾灯设计不但与前脸进气口相呼应,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运动气质。

内饰方面,整体来看,ID.4?X的车内采用了比较简约的设计风格。三块面板和双配色让ID.4?X看上去很清新,也让各功能区清晰明了,对新用户很友好。另外据官方介绍,ID.4?X具有“潮流坐标”、“典雅格调”和“都市激情”3种主题拼色内饰,供不同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内饰风格。

ID.4?X的仪表盘采用了悬浮式设计,而且面板非常小巧,不过从展车的提示信息来看,仪表盘的UI字体设计还是比较清晰的。另外因为是小仪表盘,因此我们预测这里可能仅显示续航、电量以及档位等最重要的行车信息,其他数据或许只能在中控显示屏上看到了。

另外有意思的是,ID.4?X的档位位置非常特别,既不是在中央扶手箱前,也不是方向盘后方的拨杆,而是在仪表盘右侧,通过提示我们能够看到,ID.4?X应该是通过上下拧动的方式进行档位切换。这样的方式比较特别,不光是位置,而且如此大的按钮也不多见,因此需要驾驶者适应和习惯一下。

另外在ID.4?X的主驾驶左侧仍然是大众常规的灯光设置区域,不过新车并没有使用燃油车上的旋钮结构,而是采用触控面板的设计,这对于“老司机”来说同样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ID.4?X装配了12英寸悬浮式中控显示屏,据了解该屏幕可实现手势触控、语音控制等多种交互操作,另外这块中控屏会略微偏向驾驶席,看来主要是为驾驶者提供更多服务,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更多行车信息将会显示到中控屏上的预测。而在屏幕下方则是控制空调的实体按键,同为黑色面板的设计与显示屏形成一个整体。

座椅方面,ID.4?X采用了运动化设计,前后排的靠背和座垫都有侧面包裹,不过实际包裹程度并不是很强,座椅整体还是比较柔软的。另外我们坐进车内之后,感觉座垫长度适中,给腿部有较好的支撑,无论是驾驶还是乘坐都还是比较舒服的。此外座椅的三色设计,特别是黄色缝线都帮助ID.4?X的车内空间更加年轻时尚。

在智能科技方面,ID.4?X搭载的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功能、ID.?Light光语系统、ID.语音管家等黑科技的应用为驾乘者带来直觉系行车交互体验,让用车生活充满智能与乐趣。最新一代智慧车联系统与IQ.?Drive智慧驾驶系统更可让驾驶者畅享时刻在线、智能互通的驾控体验。

动力方面,大众ID.4?X将使用代号为NCM811,容量为83.4kWh的锂电池组,NEDC续航里程555km。此外目前已开放预订的ID.4?X采用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50kW,峰值扭矩为310Nm,驱动形式为后驱,0-60km/h加速4s。此外上汽大众还表示ID.4?X的电池包经过338项安全测试,远超国标,涵盖碰撞、火烧、热扩散、高低温存放、温度冲击、盐雾测试等测试,保障电池包在各种极端工况下的安全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